繁體 | 简体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详细内容

第四卷(739b)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14次
 

739b.为说明这一切,我将引用创世记中关于迷惑夏娃和亚当的古蛇的记载,并按照灵义解释它们。这些话如下:

耶和华神使各样树从土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也好作食物,园子中间又有生命树,和善恶知识树。耶和华神吩咐那人说,园中各样的树,你都可以吃,只是善恶知识树,你不可吃;因为你吃它的日子必定死。惟有蛇比耶和华神所造的田野一切的野兽更狡猾;他对女人说,神岂是真说,你们不可吃园中各样的树吗?女人对蛇说,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惟有园中间那棵树上的果子,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蛇说,你们一定不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它的日子,你们的眼睛就开了,你们便如神一样知道善恶。于是女人见那棵树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是一棵赋予聪明的可喜爱的树,就摘下它的果子来吃了,又给了和她在一起的丈夫,他也吃了。他们二人的眼睛就开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便将无花果树的叶子编在一起,为自己作缠腰带。耶和华对蛇说,你既作了这事,就必受咒诅,比一切的牲畜和田野一切的野兽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尽你一生的日子吃尘土。我要把敌意放在你和女人,你的种和她的种之间;祂要踹你的头,你要伤祂的脚跟。耶和华神便打发那人出伊甸园,又使基路伯从伊甸园的东方居住,还有剑的火焰自行转动,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创世记2:8, 9, 16, 17; 3:17, 14, 15, 23, 24)

若不凭包含在圣言字义的每个细节里面的灵义,没有人知道当如何理解创世记第一章直到大洪水的故事所包含的天地创造的历史叙述。因为关于天地创造、伊甸园和亚当的后代,直至大洪水的这些历史叙述,都以历史的形式构成;然而,它们是最神圣的,因为其中的每个具体观念和每种具体表述都是对应,因而表示属灵事物。凡具有清晰的理解力的人都可以从第一章所包含的创造的历史中洞察到这一点,因为这段历史从光开始,尽管太阳还不存在;从那里所记载的其它各种情况,以及以下考虑也可以洞察到这一点:亚当的妻子夏娃是从亚当两根肋骨中的一根中创造出来的,还有伊甸园中的两棵树,以及严禁吃善恶知识树,他们虽是最有智慧的人,却仍被蛇迷惑,并且吃了;耶和华把这些树放在园子中间,让他们被蛇迷惑去吃严禁吃的那棵树,而祂原本可以阻止;最后,整个人类被判永死,只因他们吃了那棵树。谁看不出,模糊的理解力可能会简单地相信的这些事和其它类似的事违背神性之爱,违背圣治和预见?然而,孩子和简单人照着字面上的历史相信这些事是无害的,因为它们和圣言的其余部分一样,有助于将人类心智与天使的心智结合起来,当世人处于属世意义时,天使则处于属灵意义。不过,要用几句话解释一下这些历史情况在灵义上都涉及什么。

第一章论述了教会的新造或新建,该教会是这个地球上最古老的教会,也是所有教会中最优秀、最杰出的;事实上,它是一个属天教会,因为它处于对主之爱;因此,这个教会的人都是最有智慧的,几乎直接与天堂天使交流,他们通过天使从主那里获得智慧。他们因处于对主之爱,从天堂获得启示,并立刻将启示给他们的神性真理应用于生活,所以处于与第三层天堂的天使一样的状态;因此,该天堂主要由这个教会的人构成。亚当和他的妻子就是指该教会。但伊甸园表示他们的聪明和智慧,这在灵义上也由关于这个园子所提到的一切事物来描述。吃知识树也描述了智慧是如何在他们的后代中丧失的。因为被放在园子中间的两棵树表示来自主的感知和来自世界的感知;生命树表示来自主的感知,善恶知识树表示来自世界的感知,然而,后一种感知本身只是认知和知识(科学)。但迷惑他们的表示人的感官层,感官层与世界直接相通,所以他们被蛇迷惑表示他们被感官层迷惑,而感官层从世界获得它所拥有的一切,没有从天堂获得任何东西。因为属天教会的人是这样:他们从主通过进入其内层的流注感知天堂的一切真理和良善,由此从内层在自己里面看见真理和良善,仿佛是天生的,无需以一种在后的方式获得它们,也不需要用它们来丰富记忆。因此,他们不推理真理,即推理它们是不是真理;事实上,那些在自己里面看见真理的人不会推理,因为推理意味着怀疑一件事是不是真的。由于同样的原因,他们从不提及信,因为信涉及某种未知的事,这事虽看不见,但必须相信。上古教会的人就具有上述特征,这一点已经从天堂启示给我了,因为我被恩准与他们交谈,并获得关于他们的信息,这可从《属天的奥秘》一书关于属天教会的人所记载的各种事明显看出来。

但必须知道,他们从未被禁止从天堂为自己获得良善与邪恶的知识或认知,因为他们的聪明和智慧通过这些知识得到完善;他们也没有被禁止从世界为自己获得良善与真理的知识,因为他们的属世人从这个源头获得其知识(或科学)。但他们被禁止以一种在后的方式看待这些知识,因为他们被恩准以一种在先的方式去看出现在他们眼前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一种在先的方式看待世界和其中的一切,并从中获得知识就是从天堂之光看待它们,以这种方式知道它们的品质或性质。因此,他们也能通过世上的知识确认天上的事物,从而增强他们的智慧。但他们被禁止以一种在后的方式看待世上的知识,如当从它们得出关于天上事物的结论时的情形,这是一种颠倒的秩序,被有学问的人称为物质或属世流注的秩序,而这种流注无法以任何方式进入天上的事物。当上古教会的人开始热爱世上的事物胜过天上的事物,高举自己,并夸耀自己的智慧时,他们就变成这样;他们的后代由此变得感官化,然后“蛇”所表示的其感官层迷惑了他们;感官层只想以一种在后的方式前进。因此,这就是他们被禁止吃的“善恶知识树”的含义。

耶和华神使各样树从土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也好作食物表示他们被允许从世界获得知识,并以一种在先的方式看待它们;因为表示知识和感知;可以悦人的眼目表示理解力所渴望的;好作食物表示有助于滋养心智的。园子中间的生命树善恶知识树代表来自主的良善与邪恶的知识或认知(智慧就源于这些知识或认知),以及来自世界的良善与邪恶的知识(知识或科学就源于这些知识)。耶和华神吩咐他们可以吃“园中各样的树,只是善恶知识树不可吃”表示他们被允许将来自一切源头的知识,不仅来自天堂的知识,还有来自世界的知识归给自己,只要他们不从世上的知识来推理天上的事物,从而以一种颠倒的秩序行进,而是从天上的事物来思想世上的事物;“你吃它的日子必定死”表示如果他们如此行,那么天上的智慧和教会就会在他们里面灭亡,“吃”在灵义上表示归给自己或变成自己的。

表示感官层迷惑他们,因为它最接近世界,因而对世上的一切享受和快乐非常敏感,从而处于谬误,不知道并弃绝天上的事物;表示感官层,不是其它感官层,而是这些人的感官层。蛇之所以是魔鬼和撒但,是因为感官层与地狱相通,并与地狱构成一体,人的一切邪恶整体上都居于它里面。由于人从感官层基于谬误,以及对世界和身体的爱之快乐来推理,事实上既巧妙又狡猾,所以经上说:“惟有蛇比耶和华神所造的田野的任何野兽都更狡猾”;“田野的野兽”在灵义上表示属世人的情感。

由于感官层以为,智慧是通过世上的知识和属世知识(或科学),而不是通过由主那里从天堂而出的任何流注获得的,所以蛇出于这种谬误和无知对女人说:你们一定不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它的日子,你们的眼睛就开了,你们便如神一样知道善恶。因为感官人以为,他知道一切,没有任何东西能向他隐藏;但属天人不是这样,属天人深信,他所知道的与他所不知道的相比,是如此微不足道,以至于几乎什么都不是。事实上,他们的后代自以为神,他们知道一切良善和一切邪恶;但他们从邪恶不能知道天上的良善,只知道世俗和物质的良善,而这种良善本身不是良善;然而,人从天上的良善能知道什么是邪恶。女人见那棵树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是一棵赋予聪明的可喜爱的树表示被其感官层说服的属世人的情感以为,在天堂和教会的事物上的聪明可以通过世上的认知的知识(或科学)获得;女人在此表示属世人的情感,或人的属世情感,该情感从感官层获得自己的欲望,这种情感就具有这种性质。女人就摘下树上的果子来吃了,又给了和她在一起的丈夫,他也吃了表示这情感还迷惑理性层,女人的丈夫表示理性层。然后他们二人的眼睛就开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表示然后他们发现自己没有真理和良善;蒙羞的赤身露体表示剥夺天上的爱,由此剥夺良善和真理。他们便将无花果树的叶子编在一起,为自己作缠腰带表示于是他们以属世真理为衣给自己穿上,免得他们看起来缺乏天上的真理,无花果树表示属世人,它的叶子表示真知识。

蛇所受的咒诅描述了后来,他们的感官层变成什么样,即:它完全转身离开天堂,并转向世界,从而不接受任何神性事物;因为人的感官层无法被改造;因此,当人被改造时,它只是被移除,因为它紧贴着身体,向世界显现;所以它称由此而来的享受为良善,也感觉为良善。因此,经上说:“女人的种要踹它的头,它要伤祂的脚跟。”“女人的种”表示主;“蛇的头”表示一切邪恶;“主的脚跟”表示终端神性真理,对我们来说,终端神性真理就是圣言的字义;这感官人或人的感官层会败坏和歪曲,从而伤害。“基路伯”表示字义是守卫,免得那些处于邪恶的人不通过真理的表象,而是通过纯正真理靠近主,基路伯与自行转动的剑的火焰被放在伊甸园,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至于这段经文和这几章其余的经文,可参看《属天的奥秘》一书中的解释。

 

上一篇:第四卷(737—739a)

下一篇:第四卷(740a—740b)

  栏目导航  
1503—1510节
1496—1502节
1489—1495节
1484—1488节
7月19日自由讨论
1476—1483节
第四卷(626—627a)
《新耶路撒冷教义》全文下载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信仰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最后的审判》目录
《最后的审判》全文下载
 
首页 | 著作简介 | 主要著作 | 四部福音书注解 | 研究文集 | 要理问答 | 生平经历 | 音频资料 | 视频资料 | 我要留言 |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