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详细内容

第四卷(730c)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14次
 

730c.(2)“旷野也表示处于对真理的无知,然而又照其宗教处于生活的良善,由此渴望真理的外邦人中间的教会状态,这可从圣言中论述将在外邦人当中建立的教会的经文明显看出来。以赛亚书:

灵必从高处倾倒在你们身上;那时旷野必变为肥田,肥田看如森林;公平要居住在旷野,公义要安歇在肥田。(以赛亚书32:15, 16)

这些话论及那些处于属世良善,正在被改造的人;灵必从高处倾倒在你们身上表示从天堂出来进入这些人的流注;旷野必变为肥田表示那时,来自一个属灵源头的真理将被植入他们;旷野表示缺乏真理的属世人,肥田”(或庄稼地)表示因真理而变得丰产的属世人。肥田看如森林表示因此,属世人将拥有对真理和良善的认知的知识(科学)森林论及属世人,就像园子论及属灵人一样,所以森林表示知识(科学)园子表示聪明;公平要居住在旷野,公义要安歇在肥田表示因此,属世人中将有正确和公义;公平公义在属灵意义或灵义上表示真理和良善,但在属世意义上表示正确和公义。

同一先知书:

我要在高处开江河,在山谷中间造泉源;我要使旷野变为水池,使干地变为水泉;我要在旷野种上什亭的香柏树、桃金娘和橄榄树;我要把杉树,松树,并黄杨树放在沙漠。(以赛亚书41:18, 19)

这段经文也论述了对外邦人的改造和光照;在高处开江河,在山谷中间造泉源表示从属灵真理和属世真理中赋予聪明;高处的江河表示来自属灵真理的聪明,山谷中间的泉源表示来自属世真理的聪明;使旷野变为水池,使干地变为水泉表示使属灵人和属世人充满真理,以前那里没有真理;“旷野”表示没有真理在其中的属灵人,因为迄今为止,它里面还没有真理;“干地”表示没有真理在其中的属世人,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进入它的属灵流注;“水池”表示属灵人将拥有丰富的真理,“水泉”表示属世人将拥有丰富的真理。“在旷野种上什亭的香柏树、桃金娘和橄榄树”表示赋予理性真理和对它们的感知,“把杉树,松树,并黄杨树放在沙漠”同样表示属世真理,也就是知识(科学)和认知,以及对它们的理解;“香柏树”表示高级理性真理,“桃金娘”表示低级理性真理,“橄榄树”表示对良善、因而对真理的感知,“杉树”表示高级属世真理,“松树”表示低级属世真理,“黄杨树”表示在属世人中,对良善和真理的理解。

诗篇:

祂使旷野变为水池,叫旱地变为水的涌出之地;祂使饥饿的人住在那里,好建造可住的城邑。(诗篇107:35, 36)

这些话也论及对外邦人的光照。使旷野变为水池与前面的具有同样的含义;祂使饥饿的人住在那里表示为了那些渴望真理的人;这些人由圣言中饥渴的人来表示;好建造可住的城邑表示他们出于真理为自己制造生活的教义,表示教义,表示生活。

以赛亚书:

看哪,我要作一件新事,现在它要发生;我必在旷野开道路,在沙漠开江河;田野的野兽,龙和猫头鹰的女儿必尊敬我,因为我在旷野赐水,在沙漠赐河,好赐给我的百姓、我的选民喝。(以赛亚书43:19, 20)

这些话也论及主在外邦人当中建立的新教会。旷野表示在那些处于对真理的无知,却渴望认识真理的人中间的教会状态。至于这段经文的细节在灵义上表示什么,可参看前面的解释(AE 518a)

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要安慰锡安,安慰她所有的荒场,使她的旷野像伊甸,使她的沙漠像耶和华的园子;其中必找到欢喜和快乐,称谢和歌唱的声音。(以赛亚书51:3)

这些话也论及在将承认主的外邦人中间的新教会;这教会由锡安来表示,安慰表示它的建立和对外邦人的改造;要变得像伊甸的旷野和像耶和华园子的“沙漠”表示那些以前没有对真理的理解和对良善的感知之人所拥有的来自对主之爱的智慧和聪明。前面解释了这段经文(可参看AE 721b)

诗篇:

旷野的居所滴落,小山以欢乐束腰;草场以羊群为衣,山谷也盖满了谷子。(诗篇65:12, 13)

这些话也论及外邦人中间的教会。旷野的居所滴落表示他们以前处于对真理的无知的心智承认并接受真理;滴落论及真理的流注,以及对真理的承认和接受;居所论及属于人心智的内层,旷野论及对真理的无知的状态。小山以欢乐束腰表示他们里面的良善以内心的喜乐接受真理;草场以羊群为衣,山谷也盖满了谷子表示属灵心智和属世心智都接受适合自己的真理;草场表示诸如属于属灵心智,因而属于理性心智的那类事物,山谷表示诸如属于属世心智的那类事物;羊群表示属灵真理,谷子表示属世真理。

以赛亚书:

下海的和海中所有的,海岛和其上的居民,愿他们歌颂。愿旷野和其中的城邑,并基达人居住的村庄都扬声;愿磐石的居民歌唱,愿他们从山顶呼喊。(以赛亚书42:10, 11)

这些话论及那些因属世和感官化而远离教会真理之人中间的教会;旷野表示他们无知的状态,歌颂和扬声表示他们从传讲真理和真理的知识中感受到的喜乐。其余的,可参看前面的解释(AE 406b)

由于旷野表示外邦人所处的对真理无知的状态,饥饿表示对真理的渴望,喂养表示从主那里获得的教导,所以主退到旷野,在那里教导寻求祂的群众,然后喂养他们。这一切发生在旷野,这一点可见于马太福音(14:1322; 15:3238)、马可福音(6:3134; 8:19)和路加福音(9:1217)。因为主所做的一切事,并与祂有关的一切事都具有代表性,因为它们都是对应,这些事也是如此。从这些经文和前面所引用的经文明显可知,“旷野”表示人那里的一种未经耕种、不可居住的状态,因而表示一种尚未被属灵之物激活的状态;因此,当论及教会时,它表示一种没有通过真理复活的状态;因此,它表示外邦人的宗教,这种宗教几乎是空虚无效的,因为他们没有真理在其中的圣言,从而不认识教导真理的主;由于他们没有真理,所以他们的良善与他们的真理也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良善就像它的真理,因为这一个属于那一个。由此可见,在论述外邦人的地方,旷野表示什么,即表示他们没有真理,却渴望真理,好叫他们的良善可以复活。

 

上一篇:第四卷(730b)

下一篇:第四卷(730d)

  栏目导航  
1552—1557节
1547—1551节
1540—1546节
1531—1539节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重生—...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重生—...
1521—1530节
《新耶路撒冷教义》全文下载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信仰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最后的审判》目录
《最后的审判》全文下载
 
首页 | 著作简介 | 主要著作 | 四部福音书注解 | 研究文集 | 要理问答 | 生平经历 | 音频资料 | 视频资料 | 我要留言 |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