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详细内容

第四卷(730b)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17次
 

730b.(1)就第一层含义而言,即旷野表示当教会因没有良善而不再有任何真理时,教会的状态,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以赛亚书:

这就是那使大地战抖,使列国震动,使世界成为旷野,摧毁其城邑的人吗?(以赛亚书14:16, 17)

这些话论及路西弗,路西弗是指巴比伦,“使大地战抖,使列国震动,使世界成为旷野”表示摧毁教会的一切真理和良善;“地”表示教会;“国”表示教会的真理;“世界”表示教会的良善;“旷野”表示这些不复存在的地方。“摧毁其城邑”表示它的教义,“城”表示教义。“巴比伦”在此表示对圣言的玷污,教义、因而教会由此被毁灭。

同一先知书:

荆棘的棘刺必长在我百姓的地上,长在欢乐城中一切快乐的房屋上;因为宫殿必被撇下,多民的城必被离弃。山冈和瞭望塔必永为洞穴,作野驴的喜乐,羊群的草场。(以赛亚书32:13, 14)

荆棘的棘刺必长在我百姓的地上表示教会中的邪恶之虚假;荆棘的棘刺表示邪恶之虚假,表示教会。长在欢乐城中一切快乐的房屋上表示来自圣言的教义之良善和真理被带着情感接受。至于宫殿必被撇下,多民的城必被离弃。山冈和瞭望塔必永为洞穴,作野驴的喜乐,羊群的草场表示什么,可参看前文(AE 410c),那里解释了这段经文。

又:

我以斥责使海干涸,我使江河变为旷野,其中的鱼因无水腥臭,干渴而死。(以赛亚书50:2)

使江河变为旷野表示剥夺对真理的理解,从而剥夺人的聪明。其余的可参看前面的解释(AE 342c)。耶利米书:

我观看,看哪,迦密变为旷野,一切城邑都在耶和华面前荒凉;全地都必荒废。(耶利米书4:26, 27)

迦密表示属灵教会,该教会处于来自良善的真理;这就是旷野表示它里面没有来自良善的真理;荒凉的城邑表示没有真理的教义;全地都必荒废表示缺乏良善、随之缺乏真理的教会。

又:

许多牧人毁坏了我的葡萄园,践踏了我的田地,他们使我美好的田地变为荒凉的旷野。毁坏者来到旷野中一切的山冈,因为耶和华的剑,从地这边直到地那边,尽行吞灭。(耶利米书12:10, 12)

他们毁坏了我的葡萄园,践踏了我的田地,他们使我美好的田地变为荒凉的旷野;毁坏者来到旷野中一切的山冈,因为耶和华的剑尽行吞灭表示来自邪恶的虚假对教会的真理和良善的彻底毁灭;葡萄园和田地表示真理和良善方面的教会;美好的田地表示教义方面的教会;荒凉的旷野表示这些不存在的地方;旷野中的毁坏者表示由于缺乏真理导致的邪恶;从地这边直到地那边表示教会的一切事物。

耶利米哀歌:

因为旷野的剑,我们冒着灵魂的危险才得到粮食。(耶利米哀歌5:9)

冒着灵魂的危险得到粮食表示从圣言为自己获得生活真理的困难和危险;因为旷野的剑表示因为邪恶之虚假在教会中盛行,歪曲真理,从而摧毁它们。

以西结书:

如今葡萄树栽于旷野干旱焦渴之地。(以西结书19:13)

葡萄树表示教会,在本章开头,该教会被称为成为母狮子的母亲;当它里面因没有良善而不再有任何真理时,经上就说它栽于旷野干旱之地表示没有良善,而是有邪恶取而代之的地方,焦渴之地表示没有真理,而是有虚假取而代之的地方。

何西阿书:

要跟你们的母亲争辩,叫她除掉脸上的淫像,免得我把她剥成赤体,使她如在她出生之日,使她如旷野,使她如干旱之地,以干渴杀死她。(何西阿书2:2, 3)

这些话论及歪曲圣言真理的教会;母亲表示教会,淫像表示对真理的歪曲;把她剥成赤体,使她如在她出生之日表示剥夺教会的一切真理,好像它被改造之前的样子;旷野干旱之地表示一个没有良善的教会;以干渴杀死表示剥夺真理;干渴论及真理,因为所渴求的表示真理,干旱论及良善的缺乏,因为它是灼热的结果。

同一先知书:

他在众弟兄中虽然茂盛;必有东风刮来,就是耶和华的风从旷野上来,他的水泉必干,他的泉源必干涸。(何西阿书13:15)

这些话论及以法莲,以法莲表示对圣言的理解力,当这理解力热切地捍卫虚假,并为它们与真理争战时,它就被称为在众弟兄中茂盛东风,耶和华的风表示对摧毁真理的爱和骄傲所产生的欲望的激情;当它来自其中没有来自良善的真理,只有来自邪恶的虚假的理解力时,经上就是说它从旷野上来;这种理解力就是旷野,因为它是空虚无效的;他的水泉必干,他的泉源必干涸表示教义和圣言的一切都被这种激情和骄傲毁灭了,水泉表示教义,泉源表示圣言。

约珥书:

耶和华啊,我向你呼求,因为火烧灭了旷野的居所,火焰烧尽了田野的一切树木;田野的走兽向你发喘,因为溪水干涸,火也烧灭了旷野的居所。(约珥书1:19, 20)

火烧灭了旷野的居所,火焰烧尽了田野的一切树木表示自我之爱和自我聪明的骄傲已经吞灭了对良善的一切感知和对来自圣言字义的教义之真理的一切理解,表示自我之爱,火焰表示自我聪明的骄傲,旷野的居所表示来自圣言字义的教义之良善,田野的树木表示其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当圣言的字义只是属世地、因而照着表象,没有同时属灵地,或照着真正意义被理解时,它就被称为旷野田野的走兽向你发喘表示那些属世,却渴望真理之人的哀歌;“走兽或牲畜”表示属世人的情感(可参看AE 650);“因为溪水干涸,火也烧灭了旷野的居所”表示因此,不再有生活的任何真理和良善。

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的日子将到;在他前面有吞灭的火,在他后面有燃烧的火焰;在他前面,地如伊甸园,在他后面,成了荒废的旷野,没有一样能逃避他的(约珥书2:1, 3)

耶和华的日子表示被称为时代完结的教会末期,以及那时主的降临。在他前面有吞灭的火,在他后面有燃烧的火焰表示在教会的末期,自我之爱和随之而来的自我聪明的骄傲吞灭了它的一切良善和真理,表示自我之爱,火焰表示自我聪明的骄傲,如前所述。在他前面,地如伊甸园,在他后面,成了荒废的旷野表示在开始时,就是当这教会在古人当中建立时,有对来自良善的真理的理解,但在它结束时,却有来自邪恶的虚假;伊甸园表示对来自良善的真理的理解,以及随之而来的智慧,荒废的旷野表示对源于良善的真理的不理解,以及随之来自源于邪恶的虚假的疯狂;没有一样能逃避他的表示没有来自良善的任何真理。

以赛亚书:

大地悲哀衰残,黎巴嫩羞愧且枯干,沙仑像旷野或沙漠,巴珊和迦密都抖掉了。(以赛亚书33:9)

这些话也描述了教会中良善的毁灭和真理的荒凉。黎巴嫩表示在对良善和真理的理性理解方面的教会;沙仑巴珊迦密表示在来自圣言属世意义的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方面的教会;悲哀衰残枯干像旷野或沙漠表示这些的毁灭和荒凉,旷野或沙漠表示因没有良善而没有真理的地方。

耶利米书:

因为地满了通奸者;因受咒诅,地就悲哀;旷野的草场都枯干了。(耶利米书23:10)

满了通奸者的地表示来自圣言的良善和真理被玷污的教会;地悲哀所因的咒诅表示生活的一切邪恶和教义的虚假;枯干的旷野的草场表示来自圣言的良善和真理的知识;草场表示这些知识,因为它们滋养心智,旷野表示被玷污时的圣言。

诗篇:

耶和华使江河变为旷野,叫水泉变为干涸之地,使果实之地变为盐地,都因住在其中之人的邪恶。(诗篇107:33, 34)

变为旷野的江河表示来自对真理、以及内层意义上的圣言的理解的聪明,它已经被来自邪恶的虚假毁灭了;江河表示诸如属于聪明的那类事物,旷野表示缺乏这些事物,取而代之的是来自邪恶的虚假的地方。变为干涸之地的水泉表示被称为真理和良善的知识(认知)的理解力的最低事物或终极事物没有真理之光或对真理的属灵情感;表示真理;干涸表示这些因缺乏光和情感而缺乏,水泉表示真理的终端,如圣言字义的真理。必变为盐地的果实之地表示被虚假深深荒废的爱与生活的良善;盐地表示虚假对真理的破坏;由于虚假的一切破坏都来自生活的邪恶,所以经上补充说:都因住在其中之人的邪恶。

耶利米书:

你向山冈举目看看,你在哪里没有被玷污过,你坐在道旁,好像阿拉伯人在旷野,你竟用你的淫行和邪恶把这地都玷污了。(耶利米书3:2)

这些话也描述了对圣言的玷污和歪曲,这种玷污和歪曲由被玷污和行淫来表示;你向山冈举目看看,你在哪里没有被玷污过表示思想或观察圣言中的真理和良善的知识,即它们已经被玷污了;举目表示思想或观察,山冈表示这些知识,因为它们上面的小树林和树木表示知识;山冈也表示如此被摧毁的仁之良善。你坐在道旁,好像阿拉伯人在旷野表示埋伏等候,免得真理出来并被接受;表示教会的真理;坐在道旁表示埋伏等候,“在旷野的阿拉伯人”表示一个像旷野中的强盗那样杀戮和掠夺的人。“你竟用你的淫行和邪恶把这地都玷污了”表示已经成为生活目的的邪恶对圣言真理的歪曲。

同一先知书:

你们这世代哪,要看明耶和华的话;我岂向以色列作旷野呢?我岂作黑暗之地呢?(耶利米书2:31)

你们要看明耶和华的话;我岂向以色列作旷野呢?我岂作黑暗之地呢表示在圣言中被教导的,是一切生活的良善和教义的真理,而不是生活的邪恶和教义的虚假。

约珥书:

埃及必然荒废,以东变为荒废的旷野,都因向犹大人所行的强暴,又因在本地流无辜人的血。(约珥书3:19)

埃及以东表示扭曲圣言的真理和良善的属世人;埃及必然荒废,以东变为荒废的旷野表示它必被如此毁灭,以至于只看到诸如用来确认的那类事物;都因向犹大人所行的强暴,又因在本地流无辜人的血表示这将是因为对圣言中的一切良善和真理的玷污;向犹大人所行的强暴表示在良善方面对圣言的玷污,流无辜人的血表示在其真理方面对圣言的玷污。犹大表示属天教会,也表示圣言(可参看AE 211, 433c);“流无辜人的血”表示向神性真理施暴,因而玷污圣言的真理(可参看329)。对圣言的玷污是由当属世人的知识(科学)用于确认虚假和邪恶时,这些知识(科学)引起的;当它的知识被用来确认虚假和邪恶时,属世人就“荒废”,变为“旷野”;“埃及”表示这些知识,“以东”表示通过这些来歪曲的骄傲。

玛拉基书:

我恨恶以扫,使他的群山荒废,把他的产业交给旷野的龙。(玛拉基书1:3)

以扫表示属世人的爱;他的群山表示来自这爱的邪恶,他的产业表示来自这些邪恶的虚假,旷野或沙漠的龙表示这些所来自的纯粹的歪曲。

由于对犹太民族来说,圣言的一切都被玷污了,因没有良善而不再有任何真理,所以施洗约翰在旷野,这代表这个教会的状态;对此,福音书如此记着说:

施洗约翰在旷野,直到他显明给以色列的日子。(路加福音1:80)

马太福音:

他在犹太的旷野传道。(马太福音3:13; 马可福音1:24; 路加福音3:2, 4, 5)

以赛亚书:

在旷野有人声呼喊, 你们要预备耶和华的道,为我们的神在沙漠修直大道。(以赛亚书40:3)

因此,主论到表示教义方面的教会的耶路撒冷说:

你们的房屋必被撇下。(路加福音13:35)

被撇下的房屋表示因没有良善而没有真理的教会。至于以下马太福音中的话,即如果他们对你们说,看,基督在旷野里,你们不要出去;如果说在密室里,也不要相信表示什么,可参看《属天的奥秘》(3900)中的解释;因为“基督”表示神性真理,因而圣言和来自圣言的教义方面的主,这些话所论及的“假基督”表示来自被歪曲的圣言真理的教义虚假。从由圣言那里所引用的经文可以明显看出,“旷野”表示因没有良善而没有真理,因此因有邪恶而有虚假的教会;因为哪里没有真理和良善,哪里就有虚假和邪恶;这两者无法共存,这由主的话,即“没有人能侍奉两个主人”来表示。

 

上一篇:第四卷(728—730a)

下一篇:第四卷(730c)

  栏目导航  
1552—1557节
1547—1551节
1540—1546节
1531—1539节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重生—...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重生—...
1521—1530节
《新耶路撒冷教义》全文下载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信仰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最后的审判》目录
《最后的审判》全文下载
 
首页 | 著作简介 | 主要著作 | 四部福音书注解 | 研究文集 | 要理问答 | 生平经历 | 音频资料 | 视频资料 | 我要留言 |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