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详细内容

第四卷(728—730a)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23次
 

728. “她的孩子被提到神和祂宝座那里去了”表示主对该教义的保护,因为它是给新教会的。这从“孩子”、“被提到神和祂宝座那里”的含义清楚可知:“孩子”(或身披日头,脚踏月亮,头戴十二星冠冕的妇人所生的男孩子)是指取自圣言的教义,事实上是指真理的教义,也就是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教义,以及最后信之教义。“被提到神和祂宝座那里”是指主的保护,免受“龙”的伤害,因为龙站在即将生产的妇人面前,意图并渴望吞吃所生产之物。这些话在此表示主的保护,免受“龙”所指的那些人伤害。由于这教义将是被称为新耶路撒冷的教会的教义,所以经上说它受到保护,因为它是给新教会的。经上说“被提到神和祂宝座那里”,“神”表示主,“祂的宝座”表示天堂;它被提到主和天堂那里,是因为这教义来自主,天堂处于该教义。

此处论到妇人所生、被提到神那里去的孩子的话,也论及雅列的儿子以诺,不过是以这些话来论及的:

以诺与神同行,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了。(创世记5:24)

此处以诺是指谁,“以诺”表示什么,已经从天堂揭示给我了,即:他们是那些将属世事物与属灵事物的代表和对应收集起来的上古教会之人;因为上古教会之人处于对他们用肉眼所看见的一切事物的属灵理解和感知,他们由此从世上的物体中清楚感知到它们所对应的属灵事物。由于主预见这属灵的感知将在他们的后代中间灭亡,与这感知一道灭亡的,还有对应的知识,而人类通过对应的知识拥有与天堂的结合,所以主规定,那些生活在上古之人当中的人中的一些人要汇集对应关系,把它们收集成手稿,或说变成书本形式;“以诺”就是指这些人,此处所表示的,就是这本书或手稿。由于这本书或手稿要为大洪水之后主将要建立的即将到来的众教会提供在属世事物中的属灵事物的知识或科学和认知,所以主保存了它,以供他们使用,它也被保护起来,免得邪恶的上古教会最后的后代对它造成伤害。因此,这就是“以诺不在了,因为神将他取去”在灵义上所表示的。由此可见,“妇人的孩子被提到神和祂宝座那里去了”表示什么。

729.12:6.妇人就逃到旷野,在那里有神给她预备的地方,叫他们在那里养活她一千二百六十天。

“妇人就逃到旷野”表示在少数人中间的教会,因为在那些没有处于良善,从而没有处于真理的人中间(739);“在那里有神给她预备的地方”表示它的状态,在此期间,可能会规定它在许多人或更多人中间(731);“叫他们在那里养活她一千二百六十天”表示直到它成长到完全(732)

730a.12:6.“妇人就逃到旷野”表示在少数人中间的教会,因为在那些没有处于良善,从而没有处于真理的人中间。这从“妇人”、“旷野”和“逃”的含义清楚可知:“妇人”是指教会(参看AE 707);“旷野”是指因没有良善而没有真理的地方(对此,我们很快就会谈到);“逃”到那里是指逗留在那些因没有处于良善而没有处于真理的人中间;由于在教会的末期,很少有人处于来自良善的真理,所以它表示在少数人中间。由此清楚可知,这句话涉及什么,即被称为圣耶路撒冷、由“妇人”来表示的新教会目前只能建立在少数人中间,因为前教会变成了一片旷野;当不再有任何良善时,教会就被称为“旷野”;没有良善的地方,就没有真理。当教会是这样时,邪恶和虚假就掌权,它们阻碍对教会的教义及其真理的接受,教会的教义就是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教义;当教义不被接受时,就没有教会,因为教会来自教义。

首先要说一说以下事实:没有良善的地方,就没有真理。良善是指遵行来自圣言的教义真理的生活良善。原因在于,主从不直接流入与人同在的真理,而是通过他的良善间接流入;因为良善属于意愿,意愿就是这个人自己;理解力从意愿中产生并形成。事实上,理解力与意愿如此紧密相连,以至于意愿所爱的,理解力就会看见,还将其带入光明;因此,如果意愿不处于良善,而是处于邪恶,那么从主那里进入理解力的真理流注就不会产生效果,它消散了,因为它不被爱;事实上,它被败坏了,真理被歪曲了。由此清楚可知,为何主不直接流入人的理解力,除非意愿处于良善。对每个人来说,主能光照理解力,从而以神性真理流入,因为每个人都被赋予理解真理的能力,这是为了他的改造;然而,主不流入,因为真理不会保留下来,除非意愿被改造了。此外,在真理上光照理解力,以至于产生信仰是危险的,除非意愿与它行如一体,因为那时人能败坏、玷污并亵渎真理,这将是最有害的。此外,只要真理被认识和理解,同时却没有被活出来,它们就只是无生命的真理,无生命的真理就像没有生命的雕像。由此可见,为何没有本质上的良善,只有形式上的良善的地方,就没有真理。

在教会的末期,教会之人就是这样,因为那时,他爱身体和世界的事物胜过一切;当这些被深深爱着时,属于主和天堂的事物就不被爱;事实上,没有人能同时侍奉两个主人,而是会爱这一个,恨那一个,因为他们是对立面。当这些被爱胜过一切时,各种邪恶就从对身体的爱,也就是自我之爱,和对世界的爱,也就是对财富的爱中流出来,虚假则从邪恶中流出来,这些是良善和真理的对立面,而良善和真理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中出来。这几句话清楚表明,为何经上说妇人逃到旷野,也就是到少数人中间,因为是在那些没有处于良善,从而没有处于真理的人中间。

在圣言中,许多地方都提到了旷野,也提到了孤独和荒废之地,或沙漠和荒废之地,这些表示当教会因没有良善而不再有任何真理时,教会的状态。教会的这种状态被称为旷野,是因为在灵界,那些因没有处于良善而没有处于真理的人所住之地就像旷野,那里的平原没有青翠的草木,田间没有庄稼,园子里没有果树,只有一片焦渴枯干的不毛之地;此外,在圣言中,“旷野”表示在那些处于对真理的无知,然而又照其宗教处于生活良善,由此拥有对真理的渴望的外邦人中间的教会状态。在圣言中,“旷野”也表示那些处于试探之人的状态,因为在试探中,良善和真理被出来并呈现给心智的邪恶和虚假关闭了。在圣言中,“旷野”就具有这些含义,这一点可从其中提到“旷野”的经文明显看出来。

 

上一篇:第四卷(727b)

下一篇:第四卷(730b)

  栏目导航  
1552—1557节
1547—1551节
1540—1546节
1531—1539节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重生—...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重生—...
1521—1530节
《新耶路撒冷教义》全文下载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信仰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最后的审判》目录
《最后的审判》全文下载
 
首页 | 著作简介 | 主要著作 | 四部福音书注解 | 研究文集 | 要理问答 | 生平经历 | 音频资料 | 视频资料 | 我要留言 |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