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1a.由于柜子被称为“约柜”,所以我们必须从圣言证实,它被称为“约柜”,是因为律法在它里面。在广泛意义上是指圣言的律法表示神性真理,也就是圣言方面的主,因而表示神性真理,或来自主并且主在其中的圣言;事实上,一切神性真理都从主发出,当这真理被人接受时,与主的结合就实现了,这种结合就是“约”所表示的。还要用几句话解释一下主与人,并人与主的结合是如何实现的。主以光照人的光,对认识并理解真理,以及意愿并实行它们的爱或情感不断流入所有人;由于这光和这情感不断从主流入,所以可推知,人照着接受这光的程度而变得理性,照着接受这情感的程度而变得智慧,并被主引导。这情感及其光将一个人自小时候起就从圣言和来自圣言的教义,以及讲道中学到的真理吸引到自己这里来,并与它们结合;因为一切情感都渴望被与自己和谐一致的知识(或认知)滋养。人的属灵之爱或情感从这种结合中得以形成,他通过这属灵之爱或情感与主结合,也就是说,主通过这爱或情感与人结合。
但为叫人接受这光和这情感,选择的自由被赐予人,这自由因来自主,故也是与人同在的主的一个礼物,并且永远不会从人那里被夺走;因为这自由属于人的情感或爱,因而也属于他的生命。人出于自由能思考并意愿恶事,也能思考并意愿善事。因此,一个人出于属于他的爱,因而属于其生命的自由思考虚假、意愿邪恶,也就是圣言的真理和良善的对立面到何等程度,就在何等程度上不与主结合;但他思考来自圣言的真理、意愿来自圣言的良善到何等程度,就在何等程度上与主结合,主使这些真理和良善属于他的爱,因而属于他的生命。由此明显可知,这结合是相互的,也就是说,是主与人,并人与主的结合;这就是圣言中的“约”所指的结合。
人若以为人不能为自己的救赎做任何事,因为看见真理的光和实行它们的情感,以及思考和意愿它们的自由都来自主,它们无一来自人,就大错特错了。但由于这些东西在人看来,似乎在他自己里面,并且当它们被思考和意愿时,似乎来自他自己,所以由于这种表象,人当貌似从自己思考和意愿它们,同时承认它们来自主。任何真理和良善,或信和爱都无法以其它方式被归给人。人若垂下双手,等候流注,就什么也得不到,也无法拥有与主的相互结合;因此,他不在约中。情况就是这样,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很清楚地看出来:主在圣言的上千段经文中教导说,人必须行善,不可作恶;主决不会说这样的话,除非某种东西已经被赐予人,这种东西赋予他行动或实行的能力;也除非被赐予人的东西在他看来似乎是他自己的,尽管不是他的。由于情况就是这样,所以主在启示录中如此说:
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人听见我的声音而开门,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启示录3:20)
701b.“约”表示通过在理解力和意愿,或心和灵魂中,也就是在爱和信中接受神性真理而与主结合,这结合是相互的,这一点可从圣言中提到“约”的地方清楚看出来。因为这一点从圣言中看得很明显:
(1)主自己被称为“约”,因为与主的结合是由主通过从祂发出的神性实现的。
(2)发出的神性,也就是神性真理,因而圣言就是约,因为它进行结合。
(3)被吩咐给以色列人的诫命、典章和律例对他们来说,就是约,因为那时通过这些而与主结合。
(4)此外,凡进行结合之物都被称为“约”。
关于第一点:主自己被称为“约”,因为与主的结合是由主通过从祂发出的神性实现的,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以赛亚书:
我耶和华以公义召你,必搀扶你的手,保守你,使你作人民的约,作列族的光。(以赛亚书42:6)
这些话论及主,主被称为“人民的约,列族的光”,是因为“约”表示结合,“光”表示神性真理;“人民”表示那些处于真理的人,“列族”表示那些处于良善的人(参看AE 175, 331, 625节);“以公义召祂”表示通过将恶人与善人分离,并拯救善人、宣判恶人而实现公义;“搀扶手和保守”表示凭神性全能而如此行,地狱无法抵抗神性全能;耶和华要这样做表示这是主里面的神性做的。
同一先知书:
我使你作人民的约,复兴那地,以承受荒废之地为业。(以赛亚书49:8)
这话也论及主;“使作人民的约”表示好可以与主并通过祂有结合;“复兴那地”表示教会;“承受荒废之地为业”表示恢复已经被摧毁的教会的良善和真理。
诗篇:
我与我所拣选的人立了约,向我的仆人大卫起了誓,我要建立你的种,直到永远,我要为他保持我的慈爱,直到永远,我的约必为他坚定不移。(诗篇89:3, 4, 28)
“大卫”在此表示在其王权方面的主(参看AE 205节),他凭良善而被称为“拣选的人”,凭真理而被称为“仆人”;“立约,向他发誓”表示主的神性与人身的合一,“立约”表示合一,“发誓”表示确认它;“我要建立你的种,直到永远”表示来自祂的神性真理的永恒;“我要为他保持我的慈爱,直到永远”表示来自祂的神性良善的永恒;“我的约必坚定不移”表示祂里面神性与人身的合一。当把大卫理解为在神性人身及其王权方面的主时,这就成了这些话的意思了;对此,经上在字义上以这种方式说,是因为字义论述大卫,与大卫没有永约。
撒母耳记下:
以色列的神、以色列的磐石晓谕我说,祂必像日出时的晨光,无云的清晨;雨后的晴光,使青草从地上长出来。我家在神那里不是坚固吗?因为祂为我立永约,以安排一切并遵守。(撒母耳记下23:3–5)
这些话是大卫说的;“以色列的神、以色列的磐石”表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前面解释了“祂必像日出时的晨光,无云的清晨;雨后的晴光,使青草从地上长出来”表示什么(可参看AE 644c节)。这段经文描述了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真理的一切萌发和良善的结实或繁殖都来自神性真理。“我家在神那里不是坚固吗”表示教会通过神性真理与主结合,“大卫的家”表示教会;“因为祂为我立永约”表示祂从祂的人身与神性的合一中拥有与教会之人的结合;“以安排一切并遵守”表示祂从这合一和这结合统治所有事物和所有人,并拯救那些接受的人。
玛拉基书:
你们必知道我传这诫命给你们,使我与利未立约。我曾与他立生命和平安的约,我将这两样赐给存敬畏的他,他就敬畏我。真理的律法在他口中,他嘴里没有乖僻。但你却偏离正道;竟使多人在律法上跌倒;败坏了利未的约。(玛拉基书2:4–6, 8)
“耶和华与利未所立的约”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里面神性与人身的合一,在相对意义上表示主与教会的结合;因为利未,以及大卫都表示主,但“利未”表示神性良善,也就是主的祭司职分方面的主,而“大卫”表示神性真理方面,也就是主的王权方面的主。“利未”表示主,这一点从经上说“真理的律法在他口中,他嘴里没有乖僻”明显看出来,“真理的律法”表示来自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嘴”表示教导和真理的教义;后来经上说,祭司的嘴唇当守卫知识;他们也当从祂口中寻求律法,因为祂是万军之耶和华的使者(玛拉基书2:7)。“生命和平安的约”表示刚才所说的这合一和这结合,主自己凭这合一和这结合成为生命和平安,人也凭它们拥有永生和平安,免受邪恶和虚假侵扰,因而免受地狱侵扰。至于“敬畏祂”表示什么,可参看前文(AE 696节)。“你却偏离正道;竟使多人在律法上跌倒;败坏了利未的约”表示那些违背神性真理的人;“偏离正道,在律法上跌倒”表示违背神性真理生活,“败坏利未的约”表示败坏与主的结合。
同一先知书:
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主,就是你们所仰慕的立约的使者,必忽然进入祂的殿。(玛拉基书3:1)
很明显,此处宣告的是主的降临。主在此凭神性良善而被称为“主”,凭神性真理而被称为“立约的使者”;对此,可参看前文(AE 242d, 433b, 444b节),那里解释了其余的经文。由此可见,当论及主时,“约”要么表示主自己,要么表示祂里面神性与人身的合一,当论及那些在天堂和教会里的人时,它表示通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而与主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