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详细内容

7月19日自由讨论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7次
 

719日自由讨论

401.㈤内在人与外在人
人受造是为了他可以同时生活在灵界和世界。灵界是天使的居所,世界是人类的居所。正因人如此被造,所以他被赋予一个内在和一个外在:内在使他活在灵界,外在使他活在世界。被称为内在人的,就是他的内在;而被称为外在人的,则是他的外在。

人人都有一个内在和一个外在,不过善人和恶人的却不一样。对善人而言,内在居于天堂及其光照中,外在居于世界及其光照中;他们里面的世界之光被天堂之光照亮,因此他们的内在与外在行如一体,如同原因与结果,或在先者与在后者。然而,对恶人而言,内在居于地狱及其光照中,比起天堂之光,这光就是浓厚的黑暗,尽管他们的外在所处的光明如同善人的。所以他们的情形是颠倒的,这使得恶人能像善人那样谈论和教导信、仁和神,却不是出于信、仁和神。

内在人被称为属灵的,因为他居于天堂之光,即属灵之光中。外在人被称为属世的,因为他居于世界之光,即属世之光中。如果人的内在居于天堂之光、外在居于世界之光,那么他在这两方面都是属灵的,因为从内而来的属灵之光会照亮属世之光,使它如同自己的。然而,恶人的情形则完全相反。

内在属灵人本质上是天堂的天使。他活在肉身时,就与天使相伴,尽管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并且肉身解体后,他就会加入天使。然而对恶人而言,内在人是撒旦。他活在肉身时,就与撒旦为伍,并且肉身解体后,他就会加入撒旦。

就属灵人而言,心智的内层被提升到了天堂,因为天堂是他们的首要目的。就纯属世人而言,心智的内层转离天堂,朝向世界,因为世界是他们的首要目的。

那些对内在人和外在人持有笼统观念的人认为,内在人思维和意愿,外在人言说和行动,因为思维和意愿是内在的,言说和行动是外在的。不过,有必要知道的是,人若对主和属于主的事物,以及对邻舍和属于邻舍的事物所思所愿的都是良善,就是从一个属灵的内在意愿和思考,因为是从对真理的信仰和对良善的热爱如此行。但他对它们的思维和意愿若是邪恶的,就是来自一个地狱的内在,因为来自对虚假的信仰和对邪恶的热爱。总之,人越感觉爱主爱邻,就越处于属灵的内在,这是其意愿和思维的源头,也是其言语和行为的源头。然而,人越感觉爱自己、爱世界,其思维和意愿就越出自地狱,尽管他的言语和行为不是这样。

主已规定和命令,人越允许天堂主导他的思维和意愿,他的内在属灵人就越被打开和发展。通向天堂的路就会敞开,直达主那里,他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天堂的一切。而另一方面,人越不允许天堂,而是允许世界主导他的思维和意愿,他的内在属灵人就越关闭,外在则被打开和发展。通向世界的路就会敞开,他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地狱的一切。

内在属灵人向天堂和主开放的人,享有天堂之光和主的光照,因而拥有聪明智慧。他们凭真理之光看见真理,凭对良善的爱感知良善。然而,内在属灵人已关闭的人则不知道何为内在人,也不相信圣言或死后的生命,或关乎天堂和教会的事物。由于只享有属世之光,所以他们认为自然界来自它自己,而不是来自神,他们视虚假为真理,感知邪恶为良善。

此处所论述的内在和外在是指人之灵的内在和外在。而他的肉体只不过是前者(即灵的内在和外在)存于其中的附加的外在。因为肉体凭自身决不能行动,而只能通过它里面的灵行动。有必要知道的是,人的灵从肉体释放出来后,仍和之前一样思维、意愿、言谈和行动。思维和意愿是他的内在,而言语和行为则是他的外在。

402.㈥纯属世和感官之人

很少有人知道“感官人”这一术语的含义,或说他们属于哪类人,但知道这一点十分重要,故有必要对他们加以说明。

(1)“感官人”这一术语适用于一切判断基于身体感官之人,他只相信亲眼看见、亲手摸到的事物,视其为真实的,拒绝其它一切事物。所以,感官人是最底层的属世人。

(2)使他凭天堂之光看见的心智内层是关闭的,以致他根本看不见有关天堂和教会的任何真理,因为他的思维停留在最肤浅的层次,没有任何属灵之光的内在启示。

(3)由于所享有的光是属世的粗俗之光,所以他内在反对有关天堂和教会的任何事物,尽管外在会热情拥护它们,以藉此寻求权力。

(4)感官人在推理方面既敏锐又精明,因为他们的思维如此接近言语,以致它几乎就在其中,可以说就在嘴皮子上;还因为他们将一切聪明都置于唯独基于记忆的言辞中。

(5)其中一些人能证明凡他们想要的任何事物,还能巧妙证明虚假;证明之后,他们便信以为真。然而,他们的推理和证据只是基于迷惑和说服普通老百姓的感官谬论。

(6)感官人比其他人更精明、狡猾。

(7)其心智的内层肮脏污秽,因为他们藉此与地狱相通。

(8)地狱灵是感官的。其地狱越深,他们就越感官化。地狱灵放射的气场从后面与人的感官官能结合。

(9)感官人看不到光明中的纯正真理,只是推理和争论一切事物是否如此。这些争论从远处听上去如同咬牙切齿的声音。这声音其实是虚假彼此冲撞的噪音,以及虚假和真理的冲突。因此,这清楚表明圣言中“咬牙切齿”是什么意思,因为源自感官谬论的推理对应于牙齿

(10)坚信虚假的学识渊博的学者,尤其那些认定反对圣言真理的人,要比其他人更加感官化,尽管他们在世人眼里并非如此。异端邪说主要源于感官人。

(11)伪君子、骗子、寻欢作乐者、奸淫者、守财奴绝大多数是感官的。

(12)那些凭感官事物推理,反对圣言的纯正真理,因而反对教会真理之人,被古人称为“善恶知识树的蛇”。由于感官事物意味着冲击身体感官,并被这些感官所吸收之物,故可知:

(13)人凭感官事物与世界相联,凭高于它们的理性观念与天堂相联。

(14)感官事物从世界提供诸如服务于灵界中心智内层之类的事物。

(15)有些感官事物服务于理解力,这些事物就是被称为物理学的各种自然现象;而有些感官事物则服务于意愿,这些事物就是感官和身体的乐趣。

(16)如果思维没有被提升至感官事物之上,人的智慧就很受限制。智者的思维层次高于感官事物。当其思维被提升高过感官事物时,他就进入更明亮的光照中,甚至进入天堂之光。人由此感知真理,这才是真聪明。

(17)古人十分熟悉心智越过感官事物的这种提升及其从中的退离。

(18)感官事物若居于末位,就有助于为理解力开辟一条道路;真理通过萃取的方法得以提炼。但感官事物若居于首位,就会关闭这条路,人只能如同在迷雾或夜晚中看真理。

(19)对智者而言,感官事物居于末位,并受制于更内在的事物;但对愚者而言,感官事物则居于首位,并占据主导地位。这些人适合被称为“感官人”。

(20)人类既有与动物一样的感官事物,也有与之不一样的感官事物。人的思维越是高于感官事物,他就越是一个人。若不承认神,照祂的诫命生活,没有人能将思维提升至感官事物之上,也没有人能看到教会的真理,因为正是神进行提升和光照。

 

AE157. 死后,人的灵照着他在世时其情感的生命而以一个人的形式显现;如果他过着一种天堂之爱的生活,那么该形式是美丽的;如果他过着一种世俗之爱的生活,那么该形式是不美丽的。这就是为何天使们是爱和仁的形式;但他们如此美丽的形式不是从唯独思维和意愿的情感中获得的,而是从它们在行为或作为中所表达的情感中获得的;因为出于意愿和思维,或爱和信的情感的行为或作为就是那构成或产生灵的外在形式,因而构成或产生他的脸、身体和言语的美丽的东西。

 

DP103.⑴每个人都有思维的一个外在和一个内在。此处思维的外在和内在,与外在人和内在人是一个意思,无非是指意愿和理解力的外在和内在;因为构成人的,是意愿和理解力。此外,由于意愿和理解力显现在思维中,所以我们采用了思维的外在和内在这样的术语。既然正是人的灵,而不是他的身体在意愿和理解,从而进行思考,那么可知,这外在和内在是指人之灵的外在和内在。身体活动,无论言语上的还是行为上的,无非是人之灵的内在和外在的一个结果,因为身体只是顺服。

104.每个成年人都有思维的一个外在和一个内在,因而有意愿和理解力的一个外在(和一个内在),或相当于外在人和内在人的灵的一个外在和一个内在;这对那些仔细观察别人体现在言行上的思维和意图,以及群处和独处时自己的思维和意图之人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人能基于外在思维与别人友好交谈,而在内在思维上却与他为敌。人能基于外在思维及其情感谈论对邻之爱和对神之爱,与此同时在内在思维上却毫不关心邻舍,也不敬畏神。人能基于外在思维及其情感谈论文明法律的公正,道德生活的美德,教义事务和属灵生活;然而,当独自一人时,他可能会出于内在思维及其情感出言反对文明的法律,道德生活的美德,教义事务和属灵生活;那些受恶欲驱使,却又想在世人面前表现自己没有受恶欲驱使的人就是这样做的。

此外,许多人在听别人说话时,心里会想:“他们私下里的想法和他们正在说的想法一致吗?我该不该相信他们呢?他们的意图是什么?”众所周知,阿谀奉承者和假冒为善者就有一种双重思维。因为他们能控制自己,防止他们的内在思维显现;有些人能把它藏得越来越深,可以说锁上门,唯恐它显现。我们也能从以下事实很清楚地看出,人有外在和内在的思维,即:人能从他内在思维的角度来看他的外在思维,还能反思它,并判断它是不是邪恶。人的心智具有这种性质,是由于人从主那里所获得的两种官能,即自由和理性。人若不从这些官能中获得思维的一个外在和一个内在,将不能察觉并看见自己里面的任何邪恶,并得以改造。事实上,他将不能说话,只能像动物一样发出声音。

AC1577.内在人有两种元素,即属天元素和属灵元素;当属灵元素来自属天元素时,这两种元素就形成一个整体。换句话说,内在人有两种元素,即良善和真理;当真理来自良善时,这两种元素就形成一个整体。再换句话说,内在人有两种元素,即爱和信;当信来自爱时,这两种元素就形成一个整体。又换句话说,内在人有两种元素,即意愿和理解力;当理解力来自意愿时,这两种元素就形成一个整体。对比阳光,可能会更清楚地理解这一点。如果阳光既含有热或温暖,又含有光或光照能力,如春天的情形,那么它会使万物生长繁荣。但如果阳光没有热或温暖,如冬天的情形,那么它就会使万物枯萎消亡。

由此明显可知,是什么构成内在人。至于是什么构成外在人,这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外在人中的一切都是属世的;因为外在人本身与属世人是一回事。当内在人的属天-属灵一面流入外在人的属世一面,并使它们行如一体时,就说内在人与外在人相结合。结果,属世一面也变得属天和属灵,不过是在一个较低层面变得属天和属灵;或也可说,外在人变得属天和属灵,不过是以一种更外在的方式变得属天和属灵。

内在人与外在人是完全不同且分离的,因为影响内在人的,是属天和属灵事物,而影响外在人的,是属世事物。不过,它们虽然不同,却仍合而为一,也就是说,当内在人的属天-属灵一面流入或作用于外在人的属世一面,并重新组织它,如同它自己的时,它们就合而为一。唯独在主里面,内在人才与外在人合而为一;这种事不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除非主已经把它们结合起来,或正在把它们结合起来。只有爱和仁,或良善才能实现结合;爱和仁,或良善若非来自主,根本就不存在。

正如内在人有两个方面,外在人也有两个方面。外在人的属天一面被称为属世良善,它的属灵一面被称为属世真理。

1824.有外在属天事物和内在属天事物,也有属灵-属天事物。外在属天事物是指那些属于外在人的事物,内在属天事物是指那些属于内在人的事物,而属灵-属天事物是指那些源于外在和内在属天事物的事物。属天之物本身是对主之爱和对邻之爱。这属天之物从主流入,事实上通过内在人流入外在人。在内层人中,它被称为内在属天之物;而在外在人中,它被称为外在属天之物。外在属天之物就是对良善的一切情感,事实上也是来自对良善的情感的一切快乐。只要这两者,就是对良善的情感和源于它的快乐拥有爱和仁之良善在里面,它们就拥有属天之物在里面,还拥有幸福。但属灵-属天之物是对真理的一切情感,这情感拥有对良善的情感,也就是由对良善的情感所生的对真理的情感在里面;因此,它是拥有仁在里面的信,或由仁所生的信。

5934.属世层中有各种记忆知识:既有关于世界、肉体和世俗事物的记忆知识,它们占据最低位置,因为这些是直接来自外在感官或身体的事物,或说它们由直接从外在或身体感官所获得的印象构成;也有关于国家、政府体制、法律法规的记忆知识,它们占据稍微内在一点的位置;还有关于道德生活的记忆知识,它们占据更内在的位置。但与属灵生活有关的记忆知识所占据的位置比所有前者都更内在。后者是教会的真理。它们若仅仅由于宗教教义而在人那里,不过是记忆知识而已;但当源于他里面的爱之良善时,它们便进入记忆知识之上的一个层面,因为那时它们居于属灵之光,从这光能看到它们之下以适当次序排列的记忆知识。人通过记忆知识的这类上升层级能获得聪明,因为记忆知识通过这些层级打开心智,以便来自灵界的光能够流入。由此可见,属世层中的教会真理是什么意思。

4570.人里面有两样事物彼此区别最为显著,即理性层和属世层。理性层构成内在人,属世层构成外在人;但属世层和理性层一样,也有自己的外在和内在。属世层的外在由肉体感觉和直接通过这些感觉从世界所流入之物或所接受的印象构成。人藉由这些感官印象或所流入之物与世俗和肉体事物相接触。唯独局限于该属世层的人被称为感官人,因为他们的思维几乎没有超越感官经验。但属世层的内在则由通过分析和类比从外在中的这些事物所推断出来的观念构成;然而,它是从感官印象汲取并获得其观念的。因此,属世层通过感官与世俗和肉体事物相接触,通过利用分析、类比所得来的观念与理性层相接触,进而与灵界事物相接触。这就是属世层的构成。还有一个中间在外在与内在之间,并与这两者相联结,因而通过外在与自然界的事物相接触,通过内在与灵界的事物相接触。这外在属世层由“雅各”专门来代表,而内在属世层则由“以色列”来代表。理性层也是这种情形,也就是说,它也有外在、内在和中间。

至于何为属天-属灵层,这在前面早已说明,即:从本质上说,属天层是良善,属灵层是真理;因此属天-属灵层是指由真理所产生的良善。

此外,要知道,理性层和属世层被称为属天的和属灵的,当它们从主接受良善时,被称为属天的,当它们从主接受真理时,被称为属灵的;因为从主流入天堂的良善被称为属天的,真理被称为属灵的

4565.“属世”这个词用来表达外在事物,“理性”这个词用来表达内在事物,“属灵”这个词用来表达属于真理的事物,“属天”这个词用来表达属于良善的事物。

3020.人里面的一切事物就像一个家庭,也就是一个家族,或换句话说,有一个人承担一家之主的责任,其他人则承担仆人的责任。理性心智本身就是作为一家之主监管一切,并通过进入属世心智的流注而按秩序排列它们,或说通过流注将秩序带入属世心智的那一位;而属世心智则是服侍并管理或执行的那一位。

属世心智不同于理性心智,并处于理性心智之下的一个较低层级,而且行事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所以相对于理性心智,它被称为“仆人,家中的老者”,是“那管理他所有一切的”。属世心智不同于理性心智,并处于一个较低层级,而且行事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这一点从它里面的事物和它所发挥的功能可以看出来。它里面的事物就是一切记忆知识或事实,因而是各种各样的一切知识或认知,简言之,就是属于外部记忆或物质记忆的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属世心智还包含一切想象力;想象力是人感官的更深层面,或人的内在感官意识,在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早期尤其活跃。属世心智又包含一切属世情感,而属世情感是人和野兽所共有的。这一切表明属世心智的功能是什么。

但理性心智更为内在。它所包含的知识,也就是说,属于内部记忆的一切事物,无论总体还是细节,都没有在人面前公开显明;相反,只要他活在肉身,它们是感知不到的。一切思维能力,也就是对公平和公义,以及对真理和良善的感知也属于理性心智。此外,理性心智还拥有一切属灵情感;属灵情感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性,并将人与野兽区别开来。理性心智从它里面的这些事物流入属世心智,并激活那里的事物,用一种眼光看待它们,以这种方式进行判断、形成结论。这两种心智截然不同,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很清楚地看出来:对许多人来说,属世人掌控理性人,或也可说,外在人掌控内在人;只有在那些处于仁之良善,也就是允许自己被主引导的人里面,它才不掌权,而是服侍。

3793.雅各所代表的属世层由良善与真理构成,这个属世层,和人的每一个部分,以及整个自然界一样,里面必有一个良善与真理的婚姻。如果没有这个婚姻,什么也不会产生,因为一切产生和一切结果都来自这婚姻。然而,当人出生时,这良善与真理的婚姻并不存在于人的属世层里面,因为和其它生物不同,人没有生在神序中。人的确拥有纯真和仁爱的良善,这良善是在他幼年时从主流入的,但能与该良善结合的真理并不存在。随着他年龄增长,幼年时被主注入他的这良善就被吸向内层,并被主保守在那里,以便它能缓和他后来所具有的生命状态。因此,人若没有婴儿和幼年时的良善,将比任何野兽都更坏、更凶残。当这幼年时的良善被吸入内部时,邪恶就会取而代之,并进入此人的属世层。那时,虚假便与这邪恶结合,然后一种结合,可以说一个邪恶与虚假的婚姻就在他里面产生了。所以,此人若要得救,必须重生,邪恶必须被除去,良善必须被主注入进来。真理照着他接受这良善的程度而被注入他,以便良善与真理的结合,或可以说婚姻能够实现。

这些就是雅各和他的两个妻子,拉结和利亚所代表的事。因此,现在“雅各”成了属世良善的代表,而“拉结”成了真理的代表。但由于真理与良善的一切结合都是通过情感实现的,所以与良善结合的对真理的情感由“拉结”来代表。此外,和理性层一样,属世层也有一个内层和一个外层。“拉结”代表对内层真理的情感,而“利亚”则代表对外层真理的情感。“拉班”,也就是她们的父亲,代表源自一个共同家族的良善;不过,这良善是旁系良善。这良善就是与“利百加”所表示的理性层真理相对应的旁系良善。因此,由该良善所生的女儿代表属世层里面的情感,因为这些就像如父亲般的那良善所生的女儿。由于这些情感要与属世良善结合,所以她们代表对真理的情感,一个代表对内层真理的情感,另一个代表对外层真理的情感。

人的属世层的重生完全就像雅各和拉班的两个女儿,即拉结和利亚。因此,凡能明白并理解圣言内义的人就会明白向他透露的这个奥秘。但除了处于良善与真理的人外,没有人能明白它。其他人,无论他们对关乎私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事多么明察秋毫,并由此显得多么聪明绝顶,仍无法看到、然后承认有关这个奥秘的任何事。事实上,他们甚至不知道何为良善与真理,反而视邪恶为良善,视虚假为真理。因此,一提及良善,邪恶的观念就呈现出来;一提及真理,虚假的观念就呈现出来。结果,他们对包含在内义中的事物没有丝毫觉察;相反,一旦他们听到有关它的任何事物,黑暗就会降临,从而熄灭那光。

9025.记忆真理(memory-truths)是指源于圣言字义的真理。由此而来的普通真理是指已经被普通人接受并因此出现在日常对话中的真理。这类真理有很多,以很大的力量占了上风。但圣言的字义是为了普通人,为了那些正被引入信之内层真理的人,以及那些不理解内在事物的人。因为字义符合被感官主宰的人所看到的东西,也就是符合他的理解水平。这解释了为何不同并且看似相互矛盾的话多次出现在字义中。例如,经上在一个地方可能说,是主引入试探,在另一个地方却说祂不引入试探;在一个地方说主后悔,在另一个地方却说主不后悔;在一个地方说主的行为是出于怒气和烈怒,在另一个地方却说主的行为是出于纯粹的仁慈和怜悯;在一个地方说灵魂死后立即受审判,在另一个地方却说要等到最后审判的时候等等。由于这类真理或这些话来源于圣言的字义,所以它们被称为记忆真理,并且不同于构成教会教义的信之真理。因为信之真理是由字面上的话通过对它们的解释而产生的;事实上,当它们被解释时,教会成员被教导,这些话出现在圣言中是为了人们的理解水平,并且与表象相符。也正因如此,在许多情况下,教会的教义偏离了圣言的字义。要知道,纯正的教会教义就是那在此被称为“内义”的东西;因为内义包含诸如天上的天使所拥有的那类真理。

牧师和教会成员当中有些人从圣言的字义教导并学习教会的真理;有些人则从取自圣言、被称为教会的信之教义的教义教导并学习它们。后者的感知与前者的迥然不同;而普通人无法将他们区分开来,因为这两种人以几乎一样的方式从圣言说话。然而,那些只教导并学习圣言的字义,不以教会的教义为指导的人只能理解那些涉及属世人或外在人的事物;而那些在取自圣言的纯正教义指导下教导并学习的人还能理解涉及属灵人或内在人的事物。原因在于,圣言在外在意义或字义上是属世的,而在内在意义上是属灵的。在圣言中,前一种意义被称为“云”,而后一种意义则被称为云中的“荣耀”。

9688.记忆真理不同于理解力层面的真理,如同外在事物不同于内在事物,或人里面的属世层不同于属灵层。因为记忆知识服务于理解力,作为它能从中孵化出真理的研究对象。因为理解力是内在人的视觉器官,而记忆知识是它在外在人或属世人中的研究对象。这些记忆知识由“绣花的手工”来表示,而理解力由“巧思者的手工”来表示,因为思考或设计是理解力的功能,“刺绣或绣花”是理解力所用的知识和技能的功能。

1480.在童年时期,记忆知识就具有这种性质。事实上,有一种倾向可以说是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所固有的,因为它是人所固有的,即:一开始,人以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为乐没有其它目的,只是为了知道。每个人都是这样;他的灵以知道为极大快乐,以至于几乎不再渴望更好的了;知识就是它的食物,它靠这食物来维持并更新,如同外在人靠尘世的食物一样。滋养他灵的这食物传给外在人,以便外在人可以适应内在人,为它提供服务。这些食物按以下顺序连续存在:属天的食物就是从主接受的一切爱与仁之良善;而属灵食物是一切信之真理;天使靠这两种食物存活。从它们而来的食物同样是属天和属灵的,只是属于低等天使级别,靠它们存活的是天使灵;再由此而来的则是更低级的属天和属灵的食物,就是理性的食物和由此而来的记忆知识的食物,靠它们存活的是善灵;最后到来的是肉体食物,它们适合活在肉身的人。所有这些食物都以奇妙的方式彼此对应。由此也明显可知,记忆知识为何并如何最令它自己愉悦,因为这种愉悦如同食欲和味道;因此,世人的吃饭就对应于灵人界的记忆知识;食欲和味道本身则对应于对这些知识或事实的强烈渴望;这从经验明显可知。

4151.“原来雅各不知道拉结偷了它们”表示它们属于对内层真理的情感。拉结偷了家中的神像,或拉班的神明表示就真理而言,“拉班”所代表的状态改变;因为当“拉班”所代表的良善与“雅各”所表示的良善分离,因而通过这种分离进入另一种状态时,这种改变就会发生。因为当这两种良善结合在一起时,这些真理在他看来就是他自己的,而如今却感觉它们好像被夺走了一样。这就是为何拉班因家中神像而抱怨,又为何搜查帐棚,却没有搜到的原因。因为由正面意义上的“家中神像”所表示的真理并不是他的,而是属于“拉结”所表示的对真理的情感。

此中情形若不通过来世所发生的事,就无法看明白。因为在今世之人身上发生在来世的事在他看来就好像发生在他里面;这种情形在来世的灵人身上几乎是一样的。当处于居间或中间良善的灵人社群与天使在一起时,他们就觉得属于天使的真理与良善仿佛是他们的;事实上,他们也没有别的意识。但当他们分离时,他们就感觉这不是事实;于是,就怨声载道,以为这些良善和真理被与他们同在的天使从他们那里被夺走了。

一般来说,情况是这样:没有哪个人拥有的良善或真理是他自己的,一切良善和真理皆从主流入,既直接流入,也间接经由天使社群流入。然而,表面上看,那良善或真理似乎是人的,这是为了叫它们能转让给人,成为他自己的,直到他进入这样一种状态:他能知道,然后承认,最终相信它们不是他的,而是主的。从圣言并在基督教界众所周知的是,一切良善和一切真理都源于主,根本没有任何良善来自人。事实上,取自圣言的教会教义宣称人凭自己甚至不能争取良善,因而不能意愿它,结果不能实行它,因为实行良善源于意愿良善。它们还宣称,信的全部皆从主而得;以致若非它从主流入,人根本不可能拥有一丝信。

这些观念都是教会的教义所宣称的,也是讲道所教导的。但很少人,甚至罕有人真正相信它们;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来:人们以为一切生命天生就存在于他们自己里面,几乎不会想到生命是流入的。人的全部生命就在于思想并意愿的能力,因为如果思想和意愿的能力被拿走,生命就毫无存留了。生命的真正本质就在于思想并意愿良善,还在于思想真理,并意愿我们视之为真理的事。由于根据取自圣言的教义,这些能力不是人的,而是主的,它们从主经由天堂流入,故但凡有点判断力,并能反思的人都能从这一事实得出以下结论:一切生命都是流入的。

邪恶与虚假的情形也一样。根据取自圣言的教义,魔鬼不断试图迷惑人,将他引入歧途,并不断激发邪恶,将邪恶注入他里面。因此,当有人犯了大罪时,可以说是他允许魔鬼迷惑他,将他引入歧途。这也是一个真相,尽管很少有人相信。因为正如一切良善与真理皆出自主,一切邪恶与虚假皆出自地狱,也就是出自魔鬼,地狱就是魔鬼。由此也可以看出,正如一切良善与真理都是流入的,一切邪恶与虚假也是流入的,因此对邪恶的一切思维和意愿同样是流入的。由于这些也是流入的,所以但凡有点判断力并能反思的人都能得出这个结论:一切生命都是流入的,尽管表面上看,它似乎天生就在人里面。

这一事实被反复证明给刚从尘世进入来世的灵人们。但其中一些灵人却说,既然一切邪恶与虚假也是流入的,那么邪恶或虚假根本不能归因于他们,他们并无过错,因为这类邪恶或虚假出自另外一个源头。不过,他们得到的答复是:他们因相信他们凭自己思想和意愿而已经将那邪恶与虚假变成自己的人。然而,他们若早就相信事情的真相,就不会将那邪恶与虚假变成自己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相信一切良善与真理皆出自主;他们若相信这一事实,就会允许自己被主引领,因而他们的状态就会变得完全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进入其思维和意愿的邪恶就不会对他们造成影响了;也就是说,从他们里面出来的不再是邪恶,而是良善;因为照主在马可福音(7:15)中的话说“从外面进入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

许多人知道这一点,但很少有人相信。甚至那些恶人也知道,只是仍旧不相信,因为他们更喜欢自己的想法,并且喜欢到这种地步:当向他们证明一切都是流入的时,他们便陷入焦虑,强烈要求允许他们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声称如果这一切从他们那里被夺走,他们就无法再继续活下去。这就是那些知道之人的信仰。之所以阐述这些事,是为了叫人们知道,那些处于居间或中间良善的灵人社群在与其他结合时是何情形,在与他们分离时又是何情形。也就是说,当与其他人结合时,他们没有意识到良善与真理不是他们自己的;而事实上,它们的确不是他们的。

8772.必须简要说明含有真理在里面的良善是什么意思。凡知道良善如何从真理形成的人都知道天上的最大奥秘;因为他知道人如何重新形成,也就是天堂或主的国在他那里如何形成的奥秘。一切基督良善或属灵良善都含有信之真理在自己里面,因为该良善的具体品质来自信之真理。良善若不从信之真理获得自己的具体品质,就不是基督良善,而是属世良善,属世良善并不能赋予永生。原因在于,属世良善只有属世生命在里面,而属世生命与动物的生命没什么两样,因为动物在温顺的时候,也处于良善;但动物不能接受属灵的生命。

由此明显可知,属灵的生命唯有通过信之真理才能获得。这生命,即属灵生命首先通过认识信之真理,此后通过承认这些真理,最终通过相信它们而获得。当这些真理只是为人所知时,它们可以说在前门;当被承认时,则在门厅;但被相信时,则在内室。它们就这样分阶段从心智的外层到心智的内层。不断从主流入的良善存在于内层人中,在那里与真理结合,把真理变成信仰,然后变成仁爱。这良善将真理吸引到自己这里,因为它渴慕真理,是为了它能通过真理为自己获得一个具体品质,并在这种情况下显现。

因此,当这些真理与良善结合时,此人便重生了;因为这时,他不再从真理,而是从良善来看待他当信的和当行的。这是因为他已经吸收真理,使它们住在自己里面;他也不再关心来自任何源头的真理,只对他自己能从自己的良善所看见的真理感兴趣。他不断看到更多真理,因为它们从这良善产生,如同后代从父母出生。这些后代由良善与真理的这种婚姻产生,该婚姻被称为天上的婚姻。该婚姻所生的真理含有良善在里面,因为它们从良善生出。这些真理以一个连续的系列进入良善,扩充并完善它,直到永远。由此也明显可知,正在重生之人的两种状态是怎么回事。

《属灵经历》:1559.能以属灵观念来理解的事物何等多,令人难以置信。属灵的观念是当一个人作为灵活着,因而可以说脱离身体行动和思考时,他所思想的观念。如前所述(1498节),该种类的观念更充满(正在思想)的事物,并更能感知到这些事物,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通过属灵观念,人能活生生地意识到并明白,凭我们自己的能力,我们根本不能思想或实行任何不是罪的事(或说,凭我们自己的能力,我们所思所行的,无不是罪)是怎么回事。甚至当我们凭自己意图良善,从而意图自我改变和自动悔改时,这仍是罪,事实上不仅总体上是罪,在每个细节上都是罪。我所说的这一切能以属灵的观念最生动地被阐述和展示出来。当我以为我应该以这种方式而不是那种方式思考,因为这一种方式是合法的、正确的和最好的,而那一种方式则不是,或说因为那样思考是不允许的时,这一点在不同的时候被指示给我。因此,我以为我所思想的是善事,事实上是最好的事。然而,我意识到它是罪,因为它是出于我自己。例如当我试图把自己转向主,从而把某种良善附到自己身上,如信之良善,顺服的良善,做圣言所吩咐之事的良善时,我仍感觉这是罪,直到微小细节,甚至最微小的细节。由此清楚可知,人里面只有卑鄙和污秽的东西。我由此感到沮丧,甚至到了愤慨的地步,以至于不能做任何善事,灵人也感到沮丧,直到愤慨的地步,声称他们现在不知道他们能做什么善事,因为这是被吩咐行善。

1560.由此可明显推知,人里面没有任何良善,一切良善都属于主,人不可以将任何良善归给自己,更不用说任何信仰了;然而,这一点本身就是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是,所以它也作为礼物到来。事实上,当我从自己思想:这是主的礼物,因此,我必须让主在我里面行善时,甚至这也是罪,因为是出于我自己的努力。因此,人从自己或凭自己的能力无论转向哪个方向,都是罪;所以一切良善都属于主。但由于这一事实只能通过脱离身体的属灵观念来理解,所以我能很容易地感知到,这对世人来说,是多么难以置信的事;但我可以最强烈地肯定,事实就是这样。(1748320日)

1561.因此,每当我们自我反思,认为我们正在思想良善,或实行良善时,这都出于我们的自我,因而出于某种自我之爱、渴望和欲望。我们在这些督促之下如此归给自己的东西,其每个细节里面都有罪。因此,主所赐予的良善是在我们没有凭自己的努力反思时,也就是在我们没有意识到它时行出的,正如主所说的,人是在自己不知不觉的情况下重生的,也就是说,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重生的过程(参看约翰福音3:8)。

 

 

 

上一篇:已是最后一个!

下一篇: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重生—8)

  栏目导航  
7月19日自由讨论
1476—1483节
第四卷(626—627a)
第四卷(627b—628)
第四卷(629a—629b上)
第四卷(629b下—629c)
第四卷(630a—630b)
《新耶路撒冷教义》全文下载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信仰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最后的审判》目录
《最后的审判》全文下载
 
首页 | 著作简介 | 主要著作 | 四部福音书注解 | 研究文集 | 要理问答 | 生平经历 | 音频资料 | 视频资料 | 我要留言 |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