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详细内容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重生—16)

发布时间:2025-09-14  阅读:9次
 

祷告:主耶稣,我们在天上的父,您教导我们,人若要重生,变得属灵,他的属世人必须变得一文不值,如同无有,因为从小时候起,属世人就充满源于自我和世界的野心,因而充满违背仁爱的野心,这些邪恶的野心阻止了来自主的良善流入。除非属世人的邪恶和虚假,变得一文不值,如同无有,否则主的良善决无可能流入,因为它不可能留在邪恶和虚假中。这些真理提醒我们,务必省察自己里面的恶欲,看看自己是否看重自己的荣耀、名声、权力或财富胜过属灵事物。我们若要重生,必须脱去旧人,披上新人。愿主剥去我们的旧人,阿们!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NJHD分享-重生16

4938.在大人里面,对应于脚、脚掌和脚跟的,是那些属世的人;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脚”表示属世事物,“脚掌”表示较为低级的属世事物,“脚跟”表示最为低级的属世事物。因为在大人里面,属天事物构成头,属灵事物构成身体,属世事物构成脚;它们以这种连续次序存在。此外,最高的属天事物终止于中间的属灵事物;而属灵事物则终止于最低级或最末后的属世事物。

4939.有一次,当我被提入天堂时,我觉得我的头似乎在那里,而我的身体在它下面,我的脚在更下面。我由此感知到人里面的高级和低级事物如何对应于大人里面的这些事物,一个又如何流入另一个,也就是说,属天之物,即爱之良善和次序的第一层级如何流入属灵之物,即源于那良善的真理和次序的第二层级,最后又如何流入属世之物,即次序的第三层级。由此明显可知,属世事物就像脚,支撑高级事物止于其上。更重要的是,灵界与天堂终止于自然界。正因如此,整个自然界是代表主国度的一个舞台,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代表。自然界照这种次序凭流注持续存在,没有这种流注,它甚至无法存活片刻。

4940.还有一次,当我被一群天使包围时,我被带到低级事物所存在的地方,然后我的感官觉察到生活那在些住在低级事物之地的人对应于脚和脚底。此外,这些地方也在脚和脚底之下。我也与那里的灵人交谈过。他们是那种处于属世快乐,而非处于属灵快乐的人。

4941.那些将一切都归于自然界,很少归于神性的人也在这些地方。我在那里与他们交谈,当话题转到圣治上来时,他们便将一切都归于自然界。尽管如此,那些过着良善的道德生活之人在那里逗留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摆脱这类原则,并采纳真理的原则。

4942.我在那里的时候,曾听见一个房屋里有一种噪音,好像有些人在墙那边试图闯进来。屋里的人被这个声音吓坏了,以为那是小偷;我被告知,那里的人被关在这种恐惧之中,好阻止他们作恶,因为恐惧是某种纠正的手段。

4943.那些将功德置于善行和作为的人也在脚和脚底之下的低地。其中一些人觉得自己在砍柴。他们所在的地方非常冷,他们觉得只有劳动才能获得温暖。我也与这些人交谈过,并蒙允许问他们是否愿意离开那个地方。他们回答说,他们还没有通过劳动赚取足够的功德。不过,一旦这种状态结束,他们就会从那里得以释放。这些人同样是属世的,因为想靠功德赚取救恩的渴望并不是属灵的愿望。而且,他们视自己高人一等,其中一些人甚至看不起别人。在来世,这种人若得不到比其他人更大的喜乐,就会向主发怒;这就是为何当他们砍柴时,他们那堆柴下面似乎有主的某种东西,正是他们的愤怒造成了这种表象。但由于他们过着虔诚的生活,以这种方式行事是出于无知,而这种无知里面有某种纯真,所以天使定期被派到他们那里安慰他们。有时,在他们左上方会出现一些像绵羊的东西;一看见它,他们也会从中得到安慰。

4944.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当中,那些过着良善的道德生活,拥有某种程度的对邻之仁,却很少关心属灵事物的人,大部分被送到脚和脚底之下的地方,被关在那里,直到他们摆脱他们所沉浸于其中的属世事物,专注于属灵和属天事物,以致这些事物能与他们所过的生活保持一致。一旦专注于这些,他们就会从那里被提升到天上的社群。我有好几次看见他们出现,并看到他们的喜悦,因为他们正进入天堂之光。

4945.至于脚下的这些地方在哪个位置,我尚不得而知。它们有很多,并且彼此截然不同。一般来说,它们被称为低级事物之地。

4946.一些灵人活在肉身时吸收了这种观念:人不必关心那些涉及内在人的事物,因而不必关心属灵事物,只关心那些涉及外在人或属世人的事物就可以了。他们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更内在性质的事物妨碍了他们生活的快乐,造成不适。他们作用于我的左膝,前面略高于膝的地方,还作用于我的右脚底。我在他们所居之地与他们交谈;

他们说,他们活在肉身时所持的观点是:只有外在事物是活的,他们不明白何为内在事物。所以,他们只知道属世之物,不知道何为属灵之物。于是,我蒙允许告诉他们说,他们已经通过这种思维方式把若他们承认内层事物,因而允许它们进入其思维观念,就能从灵界流入的无数事物拒之门外。

我还蒙允许告诉他们说,人的每一个思维观念中都有无数事物;这些事物在人,尤其属世人看来,无非是一个简单的整体;而事实上,其中有无限事物从灵界流入,并在属灵人里面产生卓越的视觉能力,他凭这视觉能力能看到并发觉某事是否是真理。而且,由于这些灵人怀疑他们所听到的,所以这一点便通过活生生的经历向他们说明了。一个观念被呈现给他们,他们将这个观念仅仅看作一个简单的整体,因而看作一个模糊的点(像这样的代表在天堂之光中很容易被产生)。当这个观念被打开,同时他们的内视也被打开时,一个通向主的整体就显现出来了。他们还被告知,良善与真理的每一个观念都是这种情况;也就是说,它是整个天堂的一个形象,因为它来自主,而主是天堂的全部,或被称为天堂的本质真实。

4947.那些活在肉身时过着世俗、自我放纵生活的人也住在脚底之下。他们以世俗事物为乐,喜欢过奢华的生活;他们的动机完全是外在或肉体的欲望,而不是任何内在或心灵的渴望。因为他们在灵里并不傲慢,即便身居要职,也不将自己置于他人之上。他们在如此生活中出于肉体行事,因而并未拒绝教会的教导,更没有确认反对它们,而是发自内心宣称这些教导是真理,因为那些学习圣言的人知道它们是真理。这类人中有些人的内层向天堂敞开,天堂的美德,即公义、正直、虔诚、仁爱和怜悯逐渐被植入他们;后来,他们就被提入天堂。

4948.然而,那些活在肉身时只在自己里面思想和渴望涉及自我和世界的事物之人则向自己关闭了来自天堂的一切道路或一切流注;因为对自我和世界的爱与天堂之爱对立。他们当中那些同时沉溺于享乐或其它奢侈生活,并伴有内在诡诈的人,在右脚底之下,但在那里的深渊之处,因而在低级事物之地下面,这类灵人的地狱便在那里。他们的住所里只有污秽,他们还觉得自己似乎就带有污秽,因为污秽对应于他们所过的那种生活。那里的各种污秽照其生活的属和种而闻上去恶臭。许多曾举世闻名的人就住在那个地方。

4949.有相当多的人在脚底下有住所,我偶尔与他们交谈过。我曾看见他们当中有一些人试图从那里爬上来,也蒙允许感受他们的这种努力。他们甚至爬上我的膝盖,但又沉了下去。当有人渴望从自己的居所爬到更高的地方时,这种渴望便以这种方式被呈现给身体感官,如此处所描述的那些渴望上到膝盖和大腿区域之人的居所之人。我被告知,他们就是那种与自己相比,看不起别人的人,这也是为何他们渴望从他们所在的地方起来的原因,不仅通过脚上到大腿,而且若有可能,还要上到头顶之上。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沉了下去。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很愚蠢,因为这种傲慢会扑灭并窒息天堂之光,因而扑灭并窒息聪明。这就解释了为何围绕他们的气场看上去就像一层厚厚的渣滓。

4950.在左脚下方稍微偏左的地方,诸如那种将一切都归于自然界,然而却又声称他们信至高无上的存在,就是那自然万物的创造者。但为了查看他们是不是真的信一位至高无上的存在,或创造万物的神明,于是便作出调查。我从他们传给我的思维发觉,他们所信的可以说就像某种根本没有任何生命的死物。由此清楚可知,他们并不承认一位宇宙的创造者,而是承认自然界。他们还说,他们对活神没有任何概念。

4951.在脚后跟之下靠后一点的地方有一个地狱在深渊之处,中间的空间似乎是空的。该地狱的居民是最恶毒的,因为他们暗中查明人们作出伤害的倾向和意图,并暗中设圈套以摧毁他们。这一直是其生活的乐趣。我观察过他们好多次。他们把恶毒的毒药倒在灵人界的灵人身上,利用各种伎俩搅动他们。他们内在是恶毒的。他们看上去就像穿着斗篷,有时像是穿着其它衣服。他们经常受到惩罚,然后被下入深渊,仿佛被云层遮盖,这是从他们身上所发出的恶毒气场。从那个很深的地方,有时会听到一阵骚乱,就像谋杀发生的声音。他们能将其他人感动到流泪,也能让他们感到恐惧。他们活在肉身时养成这种习惯,那时他们照料病人或简单人以获得他们的财富,哭得泪流满面,由此引起他们的怜悯。但是,他们若不能以这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获得这些人的财富,就会使他们感到恐惧。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是那种利用这些方法、打着为了修道院利益的幌子掠夺许多家庭的人。有些也只在中间距离处出现,但他们自己觉得坐在一个屋子里彼此商议。这些也是恶毒的,只是程度不同。

4952.那些属世的人当中,有的说,他们不知道该信什么,因为命运照各人的生活,也照由他所坚信的基本观念所产生的思维而等待着各人。但我告诉他们说,如果他们相信神主宰一切,有死后的生活,尤其他们过着像人,而不是像野兽一样的生活,也就是说,处于对神之爱和对邻之仁,因而处于真理和良善,而不是反对它们,这就足够了。但这些人说,他们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于是我再次回答说,他们只是在外在行为上这样做。若没有法律的阻拦,他们会侵犯每个人的生命和财产,比野兽还要凶猛。对此,他们回答说,他们不知道何为对邻之仁,也不知道何为内在;但我回答说,他们不可能知道这些事,因为对自我和世界的爱,以及外在事物已经占据了他们全部的思维和意愿。

3508.“以扫往田野去打猎,要把野味带来”表示对良善的情感获得可以与神性理性联合的真理的努力。“以扫”是指属世层的良善,因此是指对属世层里面的理性良善的情感,因为属世层里面的良善不属于属世层,而是属于属世层里面的理性层;“往田野去打猎,要把野味带来”是指为它自己获得真理的努力,因为“田野”是指有良善的土地或好土存在的地方,“野味(即猎物)”是指从良善获得的真理,“把野味带来”是指获得它,因而将它与神性理性联合。

此处在至高意义上论述的主题是主的属世层的荣耀,在代表意义上论述的主题是人里面的属世层的重生。按照次序,这一切应当通过真理,也就是通过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实现,因为没有这些知识或认知,属世层就不能从理性层,或通过理性层获得光照,从而不能重生。知识或认知是接受从理性层流入的良善和真理的器皿;这些器皿接受的质和量就决定了它们被光照的质和量。从理性层接受良善和真理的器皿就是属世层的真理本身,这些真理只是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或认知和教义事物而已。良善就来自流入事物的秩序,和那里存在于它们自己当中的秩序;或说对流入事物的安排和它们在自己当中所保持的秩序将这些真理变成良善。这就是属世层的良善的来源。

3509.“利百加就对她儿子雅各说”表示主从神性真理获得的对属世真理的感知。 “利百加”是指主的神性理性的神性真理;“说”是指感知;“雅各”是指真理方面的主的属世层。由此明显可知,“利百加就对她儿子雅各说”表示主从神性真理获得的对属世真理的感知。因为一方面,主想通过以扫所代表的属世层的良善从以撒所代表的神性理性的神性良善那里为自己获得真理,以便祂可以通过这真理荣耀祂的属世层,或将它变成神性。而另一方面,主想通过雅各所代表的属世层的真理从利百加所代表的神性理性的神性真理那里为自己获得真理,以便祂可以通过这真理荣耀理性层,或将它变成神性。但主的这两个愿望无法被理解,除非这个主题通过人正在被主重生或新造时所遇到的事来说明;甚至这样它也无法被理解,除非知道理性层在良善和真理方面是何情形。所以必须对这个问题作以简要说明。

理性心智分为两种不同官能,一个官能被称为意愿,另一个官能被称为理解力。在人重生期间,凡从意愿发出的,都被称为良善;凡从理解力发出的,都被称为真理。在人重生之前,意愿并不与理解力行如一体。相反,前者想要良善,而后者想要真理,以至于感觉意愿的努力与理解力的努力截然不同。然而,只有那些停下来反思,知道什么是意愿和构成意愿的事物,什么是理解力和构成理解力的事物之人才明白这一点。而那些不知道这些事,因而不停下来反思的人则不明白。另一个原因是,属世心智通过理性心智重生,事实上按以下次序重生:理性层的良善不是直接,而是经由属于理解力的真理流入属世层的良善,并使它重生,从而带来它从理性层的真理进入的表象。这些就是本章在内义上论述的事;因为“以撒”是指属于意愿的良善方面的理性心智,“利百加”是指属于理解力的真理方面的理性心智。“以扫”是指从理性层的良善出来的属世层的良善,“雅各”是指从理性层的良善通过理性层的真理而来的属世层的真理。

这些事清楚表明圣言的内义包含什么样的奥秘;然而,只有极少的奥秘能以人类心智理解的方式被描述出来。而那些超出人的理解,无法描述的奥秘是无限的。因为圣言越深入,也就是越往内渗透到天堂,这些奥秘就越无限,也越无法描述,不仅对世人是这样,对低层天堂的天使也是这样。当它抵达至内层天堂时,那里的天使感知到这些奥秘是无限的,完全超出他们的理解,因为它们是神性。这就是圣言的性质。

3579.“愿神赐你天上的甘露表示从神性真理,地上的肥土表示神性良善,天上的甘露表示指真理;肥土表示良善;这两者在至高意义上都是神性,因为它们在至高意义上都论及主。至于真理的增多和良善的结实,情况是这样:当理性层流入属世层时,它把自己的良善以一种总体的形式呈现在属世层中;通过该良善在那里产生真理,方式几乎和生命在人体里面构筑纤维,并按照它们所发挥的功能而把它们组织成不同的形式差不多。这良善通过这些被组织成天堂秩序的真理产生进一步的良善,并通过该良善产生进一步的真理,也就是衍生物。对真理从良善形成,良善进一步通过真理形成,真理通过良善再次被形成拥有这样的属世观念是可能的;但除了来世的人外,任何人都不可能拥有一个属灵观念,因为在来世,观念是从拥有聪明在里面的天堂之光形成的。

3616.“我便打发人去把你从那里带来”表示那时目的就达到了。这从上下文清楚可知;因为当真理与良善一致,真理以这种方式为良善服务,并从属于它时,在此由“打发人去把你从那里带来”所表示的目的就达到了。雅各与拉班的同住结束之后,这目的就由当以扫跑来迎接雅各,将他抱住,伏在他的颈项上亲吻他,他们都哭了(创世记33:4)时的场合来代表。因为当目的,也就是结合,达到时,理性层的良善就直接流入属世层的良善,再通过属世层的良善流入属世层的真理,还经由理性层的真理间接流入属世层的真理,再通过属世层的真理流入属世层的良善。由此明显可知,为何代表理性层的真理的利百加对代表属世层的真理的雅各说,“我便打发人去把你从那里带来”。

3762.“到了东方之子的地”表示提升到爱之真理。显然,亚兰或叙利亚被称为“东方之子的地”,因为这就是雅各所去之地。“亚兰或叙利亚”一般是指对良善的认知;而“亚兰-纳哈拉姆(Aram Naharaim即两河的叙利亚)”特指对真理的认知。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表示整个这一章所论述的主题,即朝向爱之真理的提升,经上没有说他到“亚兰”或“叙利亚”,而是说“到了东方之子的地”。爱之真理用来描述那些在别处被称作属天真理的真理,因为它们是涉及对邻之仁和对主之爱的认知。就论述主的至高意义而言,它们就是神性之爱的真理。

人在能够重生之前,必须先学习这些涉及对邻之仁和对主之爱的真理;并且这些真理必须得到承认和相信。它们越得到承认、相信,并被赋予生命,人就越重生,同时它们也越被植入人的属世层,在那里如在自己的土壤中。它们首先通过教导被植入属世层,这些教导来自父母和老师,然后来自主的圣言,之后来自人自己对它们的深入思考。不过,通过这些方法,它们只是被储存在属世人的记忆中,被列入那里的认知当中,仍旧得不到承认、相信和接受,除非照它们生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此人便进入对它们的情感中,并且他越通过生活进入对它们的情感,这些真理就越被植入他的属世层,如植入自己的土壤。诚然,没有被如此植入的真理也与此人同在,但只作为某种知识或历史而存在于他的记忆中。这种知识或历史仅仅能使他谈论这类事,利用它们赚取名声,从而获得财富和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真理还没有被植入他。

3786.“不是牲畜聚集的时候”表示教会和教义事物的良善和真理尚不能集为一体。 “时候”(time)是指总体状态;“聚集”是指合为一体;“牲畜”通常是指构成教会及其教义事物的良善与真理。“牲畜”通常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在代表性教会的宗教仪式和圣言中,活物表示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这从前面的说明可以看出来。由于良善与真理构成教会及其教义事物,而这些是内义所论述的主题,所以显而易见,“不是牲畜聚集的时候”表示教会和教义事物的良善和真理尚不能合为一体。就代表意义而言,关于这些的情形如下:正在抛弃旧的状态,接受新的状态,也就是正在重生的人在此之前必须学习和具备构成教会及其教义事物的良善和真理。因为认知,以及对它们的情感是接受新生命的器皿。这就是为何在经历生命的适当时期,也就是一个状态结束之前,没有人能得以重生。

教会的情形通常也一样。当教会正重新建立时,良善与真理的教义事物必须被收集起来,合为一体,因为它们是教会得以建立的基础。而且,教义事物彼此有结合和相互关联。因此,如果它们不首先集合为一体,就会有缺陷,所缺失的东西必由人的理性来提供。而这理性在靠自己得出结论时,在属灵和神性的事上何等瞎眼和虚幻,这在各处已经说明。由于这个原因,圣言被赐给教会,它包含良善与真理的一切教义事物。在这方面,总体的教会和正在重生的具体个人,其情形是一样的,因为这样的个人就是具体的教会。在人重生之前,属于教会的良善与真理的教义事物必须在他里面被聚集起来,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说明。这些良善与真理就是“看哪,日头还高,不是牲畜聚集的时候”在内义上所表示的。

5373.在人的属世层重生期间,良善与真理的每一个形式都被纳入那里的记忆知识。凡不在这些记忆知识里的,都不在属世层中。这是因为属世心智中受理解力支配的部分唯独由记忆知识构成。属于属世层的记忆知识是次序的最后和最低层级。在先之物必须存在于那最后和最低层级中,以便在那个领域产生并显现。更重要的是,一切在先之物都会延伸到它们的最后和最低形式,这些形式作为它们的边界或最终界限而服务于它们。在先之物同时在那最低层面产生,正如原因同时在它们的结果里面产生,或高层事物同时在作为盛纳它们的器皿的低层事物中产生。属世层的记忆知识就是这类最后和最低的事物。正因如此,灵界终止于人的属世层,其中灵界事物以代表的形式显现。属灵事物若不以代表的形式,因而通过诸如存在于世上的事物显现在属世层里面,根本就不会被人理解。由此明显可知,在属世层重生期间,源于灵界的一切内层真理与良善都被纳入记忆知识,以使它们能够显现。

5647.“那些人就害怕”表示退却。“害怕”在此是指退却,即从与内在的联结中退却。害怕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如害怕丧失生命、利益、地位和名声,以及害怕陷入某种奴役,由此丧失自由并与自由同在的生活快乐。这就是接下来所论述的主题;因为这些人害怕与内在联结,由此丧失自己本身,以及与本身同在的自由,与自由同在的生活快乐,因为这快乐取决于自由的存在。这就是“那些人就害怕”表示退却的原因,退却是为了避免他们与内在联结。此处有必要用几句话预先阐述一下这种联结是何性质,也就是说,外在人或属世人与内在人或属灵人的联结是何性质。外在人或属世人自生命的最早期以来就掌权,并不知道内在人或属灵人的存在。正因如此,当人经历改造,从属世人或外在人开始变成属灵人或内在人时,属世人一开始会反抗。因为人被教导说,属世人必须顺服;也就是说,他的一切强烈恶欲,连同支持它们的观念必须被根除。因此,当任由自己时,属世人便思想,若是这样,他可能会完全灭亡;因为他只知道属世层是一切,完全不知道属灵层里面有无可估量、难以言表的事物。当属世人如此思想时,他就会退却,不愿顺服属灵层。这就是此处他们“害怕”所表示的。

5650.在属世人与属灵人,或外在人与内在人联结之前,他还要考虑他是否渴望除去源于爱自己、爱世界的强烈欲望,连同他为这些欲望辩护所用的那类观念;考虑他是否想将统治权交给属灵人或内在人。他要思考这一切,好叫他能自由选择他所意愿的。当属世人离开属灵人去思想这种可能性时,他就会弃绝它;他爱自己强烈的恶欲,因为他爱自己和世界。因此,他会变得焦虑,以为如果这些欲望被除去,他的生命也就结束了;事实上,他将一切事物都安置在属世人或外在人中。或者他以为它们被除去后,他就无法凭自己做什么,他所思、所愿和所行的一切都要通过天堂流入,以致他不再是自己的主人。一旦属世人独自处于这种状态,他就会退却并抵制。但是,当某种光明从主经由天堂流入他的属世人时,他就开始作不同的思考,也就是说,认为不如让属灵人掌权,因为这样他就能思想并意愿良善,从而能进入天堂;如果属世人掌权,这是不可能的。当他考虑到,在整个天堂,所有天使都是这样,因而体验到无法描述的喜乐时,就会与属世人争战,最终渴望服从属灵人。要重生的人就处于这种状态,以便他能在自由中转向他所意愿的地方;他越在自由中转向那个方向,就越重生。这一切就是此处内在意义上所论述的事。

5651.“把我们当奴仆,抢夺我们的驴”表直到凡存在于属世层的任一部分中的东西都变得一文不值,如同无有。至于凡存在于属世层的任一部分中的东西都变得一文不值,如同无有,情况是这样:为叫人能变得属灵,他的属世层必须变得一文不值,如同无有;也就是说,它必须不再有它自己的任何能力;因为属世层拥有自己的任何能力到什么程度,属灵层就缺乏能力到什么程度。自孩提起,属世层就没有获得别的野心,只获得了源于自我和世界的欲望的野心,因而充满违背仁爱的野心。这些邪恶的野心阻止了经由内在人从主而来的良善的流注,因为凡流入之物在属世层里面都被转变为邪恶,而属世层是所流入之物止于其中的最后层面。因此,若非属世层,即形成属世层的邪恶与虚假变得一文不值,如同无有,良善绝无可能经由天堂从主流入。它在那里找不到居所,而是会消散;因为它不可能留在邪恶与虚假中。正因如此,只要属世层不变得一文不值,如同无有,内在就依旧关闭。在教会,这也是从以下教义为人所知的事,即:必须脱去旧人,好披上新人。

重生无非是属世层变得顺服,属灵层掌权,成为它的主人;当属世层变得与属灵层相对应时,它就变得顺服了。当属世层变得相对应时,它就不再进行反作用,而是照所吩咐它的行动,服从属灵层,几乎就像身体行为服从意愿的命令和呼召,或如同言语和面部表情顺应流入它们的思维。由此明显可知,为了人变得属灵,就其意愿的能力而言,他的属世层必须变得一文不值,如同无有。

但要知道,必须变得一文不值,如同无有的,是旧的属世层,因为这旧的属世层是由邪恶和虚假形成的。一旦它变得一文不值,如同无有,此人就会被赋予一个新的属世层该属世层被称为属灵的属世层;被称为属灵是因为这一事实:属灵层就是那通过它行动,并通过它显现的,如同原因通过结果行动和显现。众所周知,原因是结果的全部。因此,就思维活动、意愿和产生结果而言,新的属世层就是属灵层的代表。当这新的属世层形成时,人就会从主接受良善;当接受良善时,他就被赋予真理;当被赋予真理时,他就在聪明和智慧上得以完善;当在聪明和智慧上得以完善时,他就享有永远的幸福。

8744.只要外在人没有重生,他就认为一切良善在于寻欢作乐、得到好处、身份显赫,对那些反对他的人充满仇恨和报复。而这时,内在人不仅赞同这一切,还提供支持和促进它的理由。因此,内在人是仆人,外在人是主人。

8745.但当外在人已经重生时,内在人认为一切良善在于对邻舍有好的思维和意愿,而外在人则认为一切良善在于对邻舍有好的言行;最终这二者都以爱邻爱主为目的,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以爱自己爱世界为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外在人或属世人是仆人,而内在人或属灵人是主人。

上一篇:已是最后一个!

下一篇: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重生—15)

  栏目导航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重生—...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重生—...
1730—1735节
第五卷(773—774)
第五卷(775—778a)
第五卷(778b—779)
第五卷(780a—780b)
《新耶路撒冷教义》全文下载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信仰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最后的审判》目录
《最后的审判》全文下载
 
首页 | 著作简介 | 主要著作 | 四部福音书注解 | 研究文集 | 要理问答 | 生平经历 | 音频资料 | 视频资料 | 我要留言 |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