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告:主耶稣,我们在天上的父,您教导我们,既有属灵的试探,也有属世的试探,并详细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如属世的试探涉及肉体、社会地位和财富,即涉及属世生命;而属灵的试探涉及信仰、仁爱,以及救赎,即涉及属灵生命。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属世的试探对人的属灵生命没有任何用处。而且人只有拥有了属灵生命,才会经受属灵的试探。您还为我们揭示了试探期间的种种状态和试探后的状态,以及试探产生的益处。若没有您赐下的这些宝贵真理,我们永远不知道叫真正的生命,因为我们原以为自己是活的,却不知道其实是死的,不知道自己一直是枯骨。主啊,愿您的真理滋润我们,愿您给我们加上筋、长上肉,赐我们生命的气息。阿们!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NJHD分享-试探5
197.死人,就是那些没有对神的信和爱,也没有对邻舍的爱之人不可以经历试探,因为他们会跌倒,放弃争战(270, 4274, 4299, 8964, 8968节)。因此,如今很少有人经历属灵的试探(8965节)。然而,他们有各种世俗的原因,无论过去的,现在的还是将来的,所造成的焦虑;这些原因通常包括精神折磨或身体疾病;然而,这些焦虑不是试探的焦虑(762, 8164节)。属灵的试探有时伴随着肉体上的痛苦,有时没有(8164节)。试探的状态是一种不洁和污秽的状态,因为人被淹没在邪恶和虚假,以及对良善和真理的怀疑中(5246节)。还因为试探中有愤怒、精神上的极度痛苦和许多非良善的情感(1917, 6829节);同样有模糊和对结果的怀疑(1820, 6829节);以及对圣治和祷告是否蒙垂听的怀疑,因为祷告在试探之中不像在试探之外那样蒙垂听(8179节),还因为当一个人经历试探时,他觉得自己似乎处于诅咒的状态(6097节)。原因在于,人能清楚察觉发生在外在人中的事,因而清楚察觉被恶灵注入并召唤出来的事物,此人便照这些事物思想他的状态;另一方面,他察觉不到发生在他的内在人中的事,因而察觉不到从主经由天使流入的东西;结果,他无法判断自己的状态(10236, 10240节)。
试探通常持续到绝望,也就是它们的结束(1787, 2694, 5279, 5280, 6144, 7147, 7155, 7166, 8165, 8567节)。原因(2694节)。试探本身中也有绝望,但在结束的时候,这些绝望就成为总的一体(8567节)。在绝望中,一个人会说一些苦毒的话,但主并不理会这些话(8165节)。试探结束之后,一开始,真理与虚假之间会有波动(848, 857节)。然而,后来真理发光,由此产生宁静和喜乐(3696, 4572, 6829, 8367, 8370节)。
4274.“有一个人来和他摔跤”表示真理方面的试探。“摔跤”是指试探。试探本身只是一种摔跤或争战,因为真理被与人同在的恶灵攻击,被与他同在的天使捍卫。此人对这种争战的感知就是试探。不过,若非人处于真理之良善,也就是处于对真理的热爱或情感,试探就不会发生。因为凡不爱真理,或不受真理影响的人都对它毫不关心;相反,凡热爱它的人都陷入焦虑,唯恐它受到伤害。除了人以之为真理的东西外,没有什么东西能构成人理解力的生命,除了他确信为良善的东西外,也没有什么东西构成他意愿的生命。既然如此,那么当他以之为真理的东西受到攻击时,其理解力的生命就会受到攻击;当他确信为良善的东西受到攻击时,其意愿的生命就会受到攻击。所以,当人被试探时,其生命就处在危急中或受到攻击。
争战首先是关于真理的,这是因为人先爱的是真理。人的所爱就是恶灵攻击的目标;不过,一旦他爱良善胜过真理,也就是次序正在翻转过来时的情形,他的试探就涉及良善。但很少有人知道何为试探,因为如今很少有人经历任何试探;事实上,除了那些处于信之良善,也就是对邻之仁的人外,没有人受经受试探。那些未处于这种仁爱的人若真的受到试探,必立刻屈服;那些屈服的人就会更坚定地确认邪恶和虚假的说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由此与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恶灵在他们里面得胜。这就是为何如今很少有人被允许进入任何属灵试探,他们只是陷入某种属世焦虑,好由此从自我之爱和世界之爱中退出;倘若没有任何约束,他们必冲入这些爱中。
8964.凡缺乏用来争战的源于圣言的信之真理的人,因而凡缺乏源于它们的属灵生命的人,都不允许卷入争战,因为他会失败、屈服。如果一个人失败、屈服,那么他在试探后的状态比试探前的状态更糟糕。因为那时邪恶战胜了良善,虚假战胜了真理,或说邪恶向良善掌权,虚假向真理掌权。
8965.由于当今的信仰因着教会处在末期而罕有,所以如今很少有人经历任何属灵的试探。这解释了一个事实,即:几乎没有人知道何为属灵的试探,以及它们会带来什么。
8968.当一个人正通过信之真理被引向仁之良善时,他会经历试探;但当他住在仁之良善中时,试探就会止息,因为这时他在天堂。
762.然而,如今属灵的试探几乎不为人知,它们也不像过去那样被允许发生,因为人没有处于信之真理。倘若真的发生了,他就会屈服。取代这些试探的,是其它经历,如由属世和身体原因造成的不幸、悲伤和焦虑,以及一些身体疾病;这些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削弱并破碎了一个人的快乐和欲望的生活,将其思维提升并集中到更内在、更高尚的主题上。但这些并不是属灵的试探,只有那些从主获得真理和良善的良心之人才会经历属灵的试探。良心本身是试探发生所在的层面。
8164.“他们对摩西说”表示试探的顶点,就是绝望之时。这从接下来的话清楚可知,因为“他们说”就包括它们。显而易见,接下来的话是试探的话,这时试探达到顶点,并且有了绝望。之所以说“绝望”,是因为这绝望通常是属灵试探的最后阶段,或在最后阶段到来。由于如今很少有人经历属灵的试探,因而它们的性质不为人知,所以我要进一步说一说这个主题。
既有属灵的试探,也有属世的试探。属灵的试探属于内在人,但属世的试探属于外在人。属灵的试探与属世的试探有时分开发生,有时一起发生。当一个人在肉体、社会地位和财富,总之,在属世生命中受苦,如在患病、遭遇不幸、迫害、惩罚等等中的情形时,它们就是属世的试探。在这些情况下所产生的焦虑就是“属世的试探”所表示的。但这些试探对人的属灵生命没有任何作用;它们也不能称作试探,只能称作痛苦。因为它们是由属世生命所受的伤害造成的,属世生命就是爱自己、爱世界的生命。恶人有时也经受这些痛苦,并且越是爱自己、爱世界,越从这个源头获得生命,就越备受痛苦和折磨。
但属灵的试探属于内在人,并攻击他的属灵生命。在这种情况下,焦虑的存在不是由于属世生命的任何丧失,而是由于信与仁,因而救恩的丧失。这些试探往往通过属世的试探发生,因为如果当一个人正遭受属世的试探,也就是遭受疾病、悲伤、财富或地位的丧失等等时,他开始思想主的帮助,祂的圣治,恶人的状态,就是当善人遭遇并承受各种痛苦和损失时,他们得意夸耀、幸灾乐祸的状态,那么属灵的试探就与属世的试探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主在客西马尼园,并且当祂忍受最严厉的十字架时的最后试探。由此可见,何为属世的试探,何为属灵的试探。还有第三种试探或考验,即大部分由肉体或低层心智的虚弱状态造成的焦虑和抑郁。这种焦虑或包含某种程度的属灵试探,或根本不包含任何属灵试探。
5246.“他们便急忙带他出坑”表示迅速抛弃诸如属于试探的状态、系一种阻碍的那类事物,以及随之发生的变化。“坑”是指消磨或荒废和试探的状态;“急忙带他出坑”是指迅速抛弃诸如属于它,也就是属于试探状态的那类事物。因为当“坑”表示试探的状态时,“急忙带某人出坑”就表示除去诸如属于这种状态的那类事物,因而是指抛弃它们,这从下文明显看出来,即:他抛弃了坑里的一切,也就是剃头,刮胡子,换衣裳。
试探的状态与随后的状态相比,就像坑里或牢房中的状况,肮脏、污秽。因为当人经历试探时,污灵就在他旁边,包围他。他们激起与他同在的邪恶和虚假,还把他摁在里面,夸大它们,直到他感到绝望。正因如此,在这种时候,此人便住在肮脏、污秽中。此外,当这种状态在来世显为可见时(因为在来世,一切属灵状态的性质都能显为可见),它看似从污秽之地冒出的浓雾;还能闻到从那里发出的恶臭。像这样的气场就包围着经历试探的人,以及经历荒废的人,也就是在低地的坑里之人。
不过,当试探的状态结束时,云雾就会散去,天空变得晴朗。原因是,通过试探,与人同在的邪恶和虚假便暴露无遗,并被除去;当它们暴露时,那云雾就会显现;而当它们被除去时,晴空便出现。约瑟“剃头,刮胡子,换衣裳”也表示这种状态的变化。
此外,试探的状态好比人落入强盗手中时的状态;当他逃出来时,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他若在试探中屈服,就仍留在这种状态;不过,他若在试探中得胜,那么在脸色镇静下来,梳头换上衣裳后,就会进入幸福、平安的状态。此外,在这些时候,还有地狱的灵人和魔鬼像强盗一样包围并攻击此人,使他受试探。由此明显可知,“他们便急忙带他出坑”表示迅速抛弃诸如属于试探的状态、系一种阻碍的那类事物,以及随之发生的变化。
1917.“愿耶和华在你我之间判断”表示主的愤慨。这从刚才的阐述清楚可知,因而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解释。除了那些经历过试探的争战之人外,没有人能充分理解这些事。试探会带来荒废和荒凉的状态,以及绝望和随之而来的悲伤、愤慨的状态,更不用说其它内在痛苦情绪了。这些东西会照着恶魔和灵人在一个人里面所激起,并且他与之争战的邪恶和虚假而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候临到他。魔鬼灵只喜欢在人里面找到某种虚假;事实上,他们通常把自己的虚假植入他,同时回过头来指责他拥有虚假。这就是为何主的愤慨如此之大,因为祂的第一理性里面没有任何虚假,只有本身并非真理的真理表象。
6829.“到了神的山”表示然后,神的爱之良善向他显现。“神的山”是指神的爱之良善。“山”是指爱之良善。他到了旷野后面的那山就表示他们经历试探之后,这良善显现。此中情形是这样:当人经历试探时,他被邪恶和虚假围困,这些邪恶和虚假阻挡来自神性的光之流注,也就是真理与良善的流注;这时,此人可以说陷入黑暗。在来世,黑暗只是虚假的围困,因为这些虚假从经历试探的人那里夺走光,从而夺走真理所带来的安慰感觉。但当此人从试探中走出来时,光及其属灵之热,也就是真理及其良善就会一起显现。这人由此在焦虑、痛苦之后获得快乐;在来世,这种快乐就是黑夜过后到来的早晨。那时之所以良善感觉得到,真理显现,是因为试探过后,真理与良善会渗透到内层,在那里深深扎下根来。事实上,当一个人经历试探时,可以说他饥求良善,渴求真理;因此,当从试探中走出来时,他就会吸收良善,如同一个饥饿的人狼吞虎咽,他也领受真理,如同一个干渴的人鲸吸牛饮。此外,当来自神性的光显现时,虚假和邪恶就被移除;一旦它们被移除,向里面更深地渗透之路就向真理和良善打开。这些就是试探过后,爱之良善及其来自主的光一同显现的原因。在来世,众所周知,试探的模糊和焦虑,或说幽暗和痛苦过后,光明和快乐就会出现,因为这是那里的普遍现象。
8179.那些处于试探剧痛的人通常松开双手,只依靠祷告;这时,他们狂热地倾吐祷告的话,殊不知,祷告无济于事;相反,他们必须与地狱正在注入的虚假和邪恶争战。这种争战通过信之真理进行,信之真理因强化反对虚假和邪恶的良善和真理而能提供帮助。此外,在试探的争战中,此人应当貌似凭自己的力量争战,然而仍承认并相信他如此行是靠着主。一个人若不貌似凭自己的力量争战,那么就不能将经由天堂从主流入的良善和真理变成自己的。但当一个人貌似凭自己的力量争战,却仍相信他如此行是靠着主时,他就会将这些东西变成自己的。他由此获得一种新的自我,这新自我被称为天堂自我,就是一个新的意愿。
此外,处于试探的剧痛,除了祷告之外不采取其它行动的人没有意识到,如果试探在全程进行完之前就结束,他们就不会为天堂做好准备,从而不能得救。因此,那些处于试探剧痛之人的祷告也很少蒙垂听;因为主意愿目的,这目的就是此人的拯救。主知道这个目的,但此人并不知道,主不垂听违背这个目的,即拯救的祷告。在试探中得胜的人也会更加坚定地确认上述真理;而没有得胜的人则对神的帮助和能力存疑,因为他没有蒙垂听。有时他因松开双手而在某种程度上屈服。由此可见,当如何理解不需要代祷,即:人不可依赖祷告。因为在祷告中,当受神启示时,总会思考并相信,唯独主知道所求的是否有益;因此,祷告的人会让主去决定是否垂听他所求的,然后相应地祈求成就的是主的旨意,而不是他自己的意思,正如主在客西马尼园经受最严厉的试探时所说的(马太福音26:39, 42, 44)。
6097.“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表示属世层的生命状态充满试探。这些日子是“苦”的,表示这种状态下的试探。所有试探看上去都是苦的,因为它们是内心的焦虑和痛苦,可以说是诅咒。事实上,在这种时候,人陷入其邪恶的状态,因此就在恶灵中间;他们指控他,由此折磨他的良心。然而,天使仍保护他;也就是说,主通过天使保护他。事实上,主将他保持在盼望和信靠中;这盼望和信靠就是那从内在使他能进行抵抗的争战的力量。属世层在接受属灵层时,尤其会陷入试探,因为生命的邪恶和教义的虚假就住在这属世层中。雅各指着自己说这话就是由于这个原因,因为他在此代表真理方面的属世层。
10236.“和一个铜座”表示属世层的最末层,即感官层的良善。用来盛水洗濯的盆“座”是指属世层的最末层,被称为感官层;“铜”是指良善。“底座”之所以表示被称为外在感官层的属世层的最末层,是因为它上面的“盆”表示属世层,洁净便发生在这属世层,因此下面的东西表示那占据最低层,也就是最末位的东西,它就是人里面的外在感官层。人里面的属世层有一个外在层面,一个中间层面和一个内在层面。属世层的外在层面是那与这个世界相接触的,被称为外在感官层;属世层的内在层面是那与住在天堂的内在人相接触的;属世层的中间层面则是那将这两者联结起来的,因为凡有一个外在和一个内在存在的地方,就必有一个将它们联结起来的中间。人的心智拥有一个包含外在、中间和内在层面的属世层。
严格来说,形成属世层的最末和最低层的感官层是指那被称为“肉体”,并且当人死亡时就消亡的东西,因而是指那能使此人在世上发挥功能,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东西。显然,感官可以说存在于人生命的底层,形成生命止于其上的终端和底座;因为它们直接向世界开放,世界经由它们进入,天堂则经由它们出来。这些感觉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人并不怎么与动物共享,但仍是感官的一个外在方面的外在感官层则是从世界所获得的印象在人记忆中的存储,这些印象纯由世俗、肉体和地上的形像构成。思维和推理唯独基于这些印象而非基于更内在的观念之人就被称为心智感官化的人,或感官人。该感官层在人死后仍与他同在,尽管处于休眠状态。
必须再次简要说一说何为感官人或心智感官化的人。思维唯独基于诸如记忆中源于世界的那类观念,并且心智无法被提升到更内在的层面之人就被称为感官人,或心智感官化。那些因没有看见天堂或神性而根本不信它们的人尤其如此,因为他们只信靠感官,凡未通过感官感知到的东西,他们都认为不存在。这种人最接近野兽的本性,野兽也唯独由外在感官引领。然而,他们在行动和推理方面既狡猾又灵巧;不过,他们并未在真理之光中看见真理。过去,这种人被称为知识树上的蛇,地狱团伙绝大部分就属这类。
“铜作的盆座”所表示的感官层的良善,就是那被称为影响想象思维的欢愉和快乐的东西,这种思维唯独建立在地上、肉体和世俗的事物上;或说这种良善是一个表述词语,用来表示影响唯独建立在地上、肉体和世俗事物上的思维和想象的欢愉和快乐。它因以下事实而有别于其它快乐:它只关注放纵自我或有利于自我的功用。因为感官人或心智感官化的人沉浸于对自己的爱和对世界的爱,他的快乐属于这些爱。由于感官人或心智感官化的人具有这种性质,所以很明显,他在为了利益和地位而推理和行动方面比其他人更精明。因为他的身体燃烧着这爱之火,而这火产生一种被称为属世之光的光。当这光被点亮时,属于内层人的天堂之光就完全被遮蔽了。因此,属于天堂之光的事物陷入幽暗,故被说成不存在。那些出于天堂之火行动,出于这火之光思想的人不是这种情形。由此可见。“铜作的盆座”所表示的感官层的良善是什么意思。
10240.由于“洗”也表示重生,所以对此有必要进一步说一说。人若不知道,无论在先知书还是在福音书中,主都通过对应说话,因此圣言拥有一种内义,就不可能知道主在约翰福音中所说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灵(或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它的响声,却不晓得它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灵生的,也是如此。(约翰福音3:5, 6, 8)
如果这些话通过对应来解释,那么它们的含义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们包含天堂的奥秘。由于对应关系,“水”表示信之真理,这真理在属世人里面是可以清晰感知的;“灵”表示从主经由人的内在人流入他的外在人或属世人的神性真理,正在重生的人所拥有的信之生命就源于这神性真理;“肉身”是指人自己的东西,或人的自我,人的自我只是邪恶;“灵(或风)随着意思吹”表示主因其怜悯而通过神性真理赋予新生命;“你听见它的响声”表示这生活在外在人或属世人中是可感知的,“响声”表示圣言所宣告的东西;“不晓得它从哪里来,往哪里去”表示人不知道他的重生是如何实现的,因为主以不计其数、无法形容的隐秘方式实现他的重生。
由于对应,“水”表示信之真理;“灵”表示神性真理,信之生命源于这真理;“肉身”表示人自己的东西,或人的自我,这自我只是邪恶;“吹”表示信之生命的状态;“响声”表示圣言所宣告的东西,因而表示源于圣言的真理;“听”表示感知;“来和去”,或进来和出去表示事情从开始到结束的状态;重生的隐秘方式是不计其数,无法形容的;当人在世上时,内在人中所发生的事是感知不到的,只有外在人或属世人中所发生的事是可以感知到的。
1787.“亚伯兰,不要惧怕!我是你的盾牌”表示保护,免受邪恶和虚假伤害,以及对这种保护的信靠。这些话,即耶和华是“盾牌”、“是你极大的赏赐”,是试探之后安慰的话。每次试探都伴随着某种绝望,否则就不是试探;因此,安慰随之而来。凡正在受到试探的人都会变得焦虑,这种焦虑又会产生对目的或结果的一种绝望状态。实际的试探的争战不是别的。那些确保得胜的人不会感到焦虑,因此不会面临任何试探。主经历了最可怕、最残酷的试探,所以也不可避免地陷入绝望的状态;祂凭自己的能力驱散并战胜了这些状态;这一点从祂在客西马尼园所受的试探很清楚地看出来,这次试探在路加福音被描述如下:
耶稣到了那地方,就对门徒说,你们要祷告,免得陷入试探。于是祂离开他们约有扔一块石头那么远,跪下祷告,说,父啊,你若愿意,就给我免去这杯罢;然而,愿你的旨意成就,而非我的意愿。有一位天使从天上向祂显现,加添祂的力量。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祂的汗如同大血滴落在地上。(路加福音22:40-45)
马太福音:
祂就开始忧愁难过,便对门徒说,我的灵魂甚是忧伤,几乎要死。祂就稍往前走,俯面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能,就让这杯离开我吧;然而,不要照我所愿的,只要照你所愿的。第二次又走开祷告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非要我喝不可,就愿你的旨意成就。第三次祷告,又说了同样的话。(马太福音26:37-44)
马可福音:
祂就开始惊恐起来,极其难过,对门徒说,我的灵魂被忧伤围困,几乎要死。祂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上祷告,倘若可能,便叫那时刻过去。祂说,阿爸,父啊!在你一切都可能,给我免去这杯罢;然而,不要照我所愿的,只要照你所愿的。祂这样说了第二次和第三次。(马可福音14:33-41)
从这些经文可以看出主的试探是何性质,即:它们是最可怕的,祂从其存在的至内在部分感到极度痛苦,甚至汗滴如血;那时,祂对目的和结果都陷入绝望的状态,也得到安慰。“我,耶和华是你的盾牌,是你极大的赏赐”这些话以同样的方式体现了前一章所描述的试探的争战之后所得的安慰。
2694.前几节论述了那些正在被改造,并变得属灵的人所经历的荒凉状态;现在则论述他们的恢复,此处论述他们的安慰和帮助的希望。那些正在被改造的人会被带入不知道任何真理的状态,也就是荒凉,直至悲伤和绝望的状态;这时,他们才第一次从主获得安慰和帮助。这一事实如今不为人知,因为很少有人被改造。那些能被改造的人即便活在肉身时没有被带入这种状态,在来世也会被带入其中。在来世,这种状态是众所周知的,被称为荒废或荒凉,第一卷对此有某种程度的讨论。
那些经历这种荒废或荒凉的人甚至到了绝望的地步;当处于这种状态时,他们就会从主获得安慰和帮助,最终从这种状态中被带出来进入天堂;在那里的众天使当中,他们可以说重新学习信之良善和真理。他们之所以经历这种荒废或荒凉,主要是为了粉碎他们从自己的东西中所孕育的虚假说服;也为了他们可以获得对良善和真理的感知;在来源于他们自己东西的虚假说服可以说被软化之前,他们不能获得这种感知。正是忧虑和悲伤,甚至绝望产生这种变化。没有人能以一种敏锐的感觉感知到良善是什么,甚至感知到祝福和幸福是什么,除非他经历缺乏良善、祝福和幸福的状态。人就是从这种经历中获得一种感知的气场,并且他越经历相反的状态,就越获得这种气场。感知的气场和它延伸的范围取决于他对这两种相反状态的实际经历。这些就是荒废或荒凉的原因,此外还有其它许多原因。
下面举例说明这个问题。对那些将一切归于自己的谨慎,很少或丝毫不归于圣治的人来说,你可以用成千上万个确凿的证据向他们证明圣治是普遍的,它普遍是因为它存在于每个最小细节中;你甚至可以证明,若不是已经被预见并相应地提供,就连一根头发都不会从头上掉下来,也就是说,就连最小的事都不会发生;他们思想自己谨慎的状态仍旧保持不变,除非在他们因这些证据而信服的短暂瞬间。事实上,如果这个问题通过活生生的经历向他们证明,那么当他们见证或参与这些经历时,他们可能会承认事情的确如此;但不久之后,他们就会回到以前的观念。这些经历对人们的思维有某种短暂影响,但对他们的情感没有影响;除非情感被破碎,否则思维仍保持自己原来的状态;因为思维从情感获得自己的坚信和生命。然而,当他们认识到他们凭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并且这种认识迫使他们陷入忧虑和悲伤,直到绝望的地步时,他们的坚定说服就会被打破,他们的状态也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最终能被说服相信,他们凭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一切能力、谨慎、聪明和智慧都来自主。那些以为信仰来源于他们自己,良善也来源于他们自己的人也一样。
另举一例来说明。有些人被说服坚信,一旦变得公义,他们就不再有任何邪恶了,这邪恶被完全抹掉、清除了,因此他们是洁净的。你可以用成千上万个证据向他们清楚证明:没有任何东西被抹掉或清除,而是主使人们远离邪恶,并把他们保持在良善中,前提是他们通过在世上过良善的生活发展出的性格允许主如此行。除了这些证据外,他们还能通过经历确信,他们凭自己只是邪恶,事实上是最污秽的大量邪恶。但他们无视这一切证据和经历,仍不放弃自己所相信的观念。然而,当他们被带入一种特定状态,好叫他们看到自己里面的地狱,并且看得如此清楚,以至于对自己得救的可能性感到绝望时,这种坚定的说服第一次被打破,连同它一起被打破的,还有他们的骄傲,与自己相比对其他所有人的蔑视,以及傲慢自大的假设,以为他们是唯一得救的人。这时他们能被带入对纯正信仰的承认中,不仅承认一切良善皆来自主,还承认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因为主的怜悯;最终他们能被带入在主面前发自内心的谦卑中,若不承认自我的本相,这是不可能的。由此明显可知,为何那些正在被改造,或变得属灵的人被带入前几节所论述的那种荒废或荒凉的状态中;并且当经历这种状态,甚至到了绝望的地步时,他们才第一次从主获得安慰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