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详细内容

第六卷(1029b—1029c)

发布时间:2025-10-29  阅读:6次
 

1029b.这就是巴比伦或巴别的性质,这一点从先知书,尤其但以理书对它的描述,以及它在其中的代表很清楚地看出来。首先,从但以理书中尼布甲尼撒王梦见的雕像看出来:

尼布甲尼撒王梦见一个雕像站在王对面;它的头是精金的,胸膛和膀臂是银的,肚腹和大腿是铜的,小腿是铁的,脚是半铁半泥的。后来有一块石头被凿出来,击打在这半铁半泥的脚上,把它们砸碎;于是铁、泥、铜、银、金都一同砸得粉碎,如夏天禾场上的糠秕,被风吹散,无处可寻。打碎这像的石头变成一块大岩石。(但以理书2:31–35)

从但以理对这梦的解释清楚看出,它描述了变成巴比伦的教会从开始到结束的状态。所描述的,正是巴比伦,因为这些东西是巴比伦王在梦中看到的,他还看见一个雕像正对着他;但以理也明确地对王说,你就是那属金的头(但以理书2:38)。这雕像的头、胸、臂、腹、大腿、小腿脚,以及从上到下构成这像的金、银、铜、铁泥,描述了这个教会的相继状态,甚至直到最后状态。这一切清楚表明,这个教会起初因对主之爱的良善而充满智慧。因为它的“头”,也就是最高部分,表示智慧,“金”表示对主之爱的良善。它的脚趾是“半铁半泥的”,表示该教会的最后状态将是一种缺乏一切爱之良善和一切智慧的状态;因为但以理是这样解释的:

你既见铁与泥混合,他们必与人的种混合,却不能彼此相合,正如铁与泥不能混合一样。(但以理书2:43)

“人的种”表示神性真理,因而表示圣言的真理;因这真理而不能实现相合,因为在教会的末了,它因被用于对人的敬拜而被歪曲了。“石头砸碎了雕像的所有部分”描述了这个教会的毁灭。“石头”表示神性真理;石头所变成的“岩石”表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它的毁灭就是最后的审判。下面这些话则描述了那时将由主建立的新教会:

天上的神必使一国兴起,永不灭亡,祂的国也不归别的人民;它却要打碎灭绝那一切国,但它自己必永远站立。(但以理书2:44)

在圣言的这一部分和其它部分,“王”都表示教会;“人”也是如此,雕像就是人的形式。

在但以理书,尼布甲尼撒王在梦中看到的“树”也描述了后来变成巴比伦的教会:

我正在观看,看哪,地中间有一棵树,极其高大;那树生长,变得强壮,高得顶天,从全地极都能看见它;其叶子华美,其花朵甚多;田野的走兽得到它下面的荫影,空中的飞鸟住在它的枝子上,一切肉体都从这树得滋养。看哪,有一位守望的圣者从天而降,全力呼喊,这样说,伐倒这树,砍下枝子,抛散花朵;叫走兽从他下面逃离,飞鸟从他的树枝逃离;但他根上的树墩子却要留在地里,用铁圈和铜圈箍住,留在田野的青草中;让他被天上的露水滴湿,让他的分儿就在地上的青草,跟走兽一样;他们必改变他的心,不再是人的心,而给他一个兽心,直到七期经过他,直到活人知道主是人国中的至高者。(但以理书4:10–17)

这树及其一切是指尼布甲尼撒王,因而是指巴比伦本身,这一点在但以理书(4:20–22)说得很明确。从但以理书(4:32–34)明显看出,所听到的这些事都发生在了王身上,即:他被赶出离开人,与田野的兽同居,吃草如牛,直到七期经过他。这些事临到他身上,是由于他的自我之爱,以及他对自己统治的骄傲,这一点从他说的这些话清楚看出来:

这大巴比伦不是我用大能大力建为王国之家,为显我威严的荣耀吗?(但以理书4:30)

后来,当他恢复时:

我,尼布甲尼撒尊崇天上的王,因为他的一切作为是真理,他的道路是公平;他能使那行走在骄傲中的人降为卑微。(但以理书4:37)

尼布甲尼撒的这种状态描述了那些高举自己为神,胜过教会的一切之人死后的状态;即:“他们被赶出离开人”,这意味着他们在理解力方面不再像人;“他们变成兽,并吃草如牛”、“他们头发长长,好像鹰毛,他们的指甲长长,如同鸟爪”表示他们彻底感官化;他们是愚蠢的,而不是聪明的,是疯狂的,而不是智慧的;“吃草,头发像鹰毛,指甲如同鸟爪”表示变得感官化。

1029c.在但以理书,“从海中上来的四只兽”也描述了最终变成巴比伦的教会的相继状态:

从海中上来的四只兽向他显现,第一只像狮子,有鹰的翅膀,但这翅膀被拔去,兽从地上被扶起来,用两脚站立,像人一样,又有人的心给了它。后来又有一兽如熊,就是第二兽,它半身侧立,有三根肋骨在它口内牙齿间;他们对它如此说,起来吞吃多肉。此后,看哪,又有一兽如豹,背上有四个翅膀,像鸟的翅膀,四个头;又有统治权给了它。后来,第四兽,可怕可惧,极其强壮,大有力量,有大铁牙,吞吃嚼碎,剩下的用脚践踏(但以理书7:3–7)

这些兽也描述了教会从最初到最后的相继状态(可参看AE 316, 556, 650, 780, 781)。“有鹰的翅膀的狮子”,以及后来它“像人一样,又有人的心给了它”表示在第一种状态下,他们处于真理,从而处于聪明。“可怕,吞吃嚼碎,剩下的用脚践踏的第四只兽”表示在最后的状态下,他们处于来自邪恶的各种虚假。关于这只兽,但以理书(7:23–25)提到了其它东西。

下面这些话的意思是,已经变成巴比伦的教会将被摧毁,一个敬拜主的新教会将得以建立:

我正在观看,见有一位像人子的,驾着天云而来。有权柄、荣耀和国度赐给他,使所有人民、民族和舌头都拜他。他的权柄是永远的权柄,是不能废去的;他的国度必不毁灭。国度、权柄和普天之下诸国的威严,必赐给至高者的圣民,他的国是永远的国;一切掌权的都必敬拜他,顺从他。(但以理书7:13–14, 27)

“人子”是指神性人身和圣言方面的主。“有权柄、荣耀和国度赐给他,他的权柄是永远的权柄,是不能废去的”是指祂要建立一个教会,这个教会将敬拜祂。“必赐给圣民的国度”是指祂要建立的教会。当教会成为巴比伦,也就是说,被如此摧毁,以至于它里面不再剩下任何良善或真理时,这将成为现实,因为那时是它的结局,也就是说,那时不再有任何教会。巴比伦的结局就是指这种结局。并不是说他们在世上的偶像崇拜将与他们一起被摧毁,因为这种崇拜会持续下去,但不是作为任何教会的敬拜,而是作为异教的敬拜持续下去。因此,这些人死后会来到异教徒中间,不再在基督徒当中。但主会从那些不拜教皇,也不拜圣徒和雕刻的偶像,而是拜主的人当中形成一个新教会。

但以理书描述了巴比伦的偶像崇拜:

尼布甲尼撒王立了一座高大的雕像,命令所有人俯伏敬拜它;凡不俯伏敬拜的,必扔在燃烧着烈火的窑中。(但以理书3:1–7)

但以理书还描述了这个偶像崇拜:

因这雕像,玛代的大流士下令,任何人都不可在王以外或向任何神、或向任何人求什么;三十天之内,凡向神或人求什么的,就必扔在狮子坑中。(但以理书6:7–9)

这些话描述了在对圣物的统治,和对神性权柄的篡夺方面的“巴别”或“巴比伦”;所有说服大流士去造这雕像的人都被扔进狮子坑中,并被吞食,则描述了他们的毁灭。

但以理书也描述了巴比伦或巴别:

伯沙撒王叫大臣、皇后、妃嫔用他父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银器皿饮酒,同时他们赞美金、银、铜、铁、木、石所造的神,当时墙上就向他显出字来;后来王在那一夜被杀了。(但以理书5:1–31)

这些事物代表、因而表示那些属于巴比伦,把自己的统治甚至延伸到天堂的人对教会圣物的亵渎;因为经上说:

当他们把他家中的器皿拿到你面前时,竟高抬自己在天上的主之上。(但以理书5:23)

从但以理书中的这些经文可以看出,在圣言中,“巴比伦”或“巴别”是指对统治全世界,统治天堂和主自己的爱;主的教会逐渐变成巴比伦,并且随着它变成巴比伦,它在一切爱之良善和一切信之真理方面被摧毁;这就是它的结局,也就是说,它不再是一个教会。当它不再是一个教会时,就被算在偶像崇拜的民族当中,除了那些敬拜主,视圣言为神圣,并从它那里接受教导的人之外。

上一篇:第六卷(1029a)

下一篇:第六卷(1029d)

  栏目导航  
第六卷(1029a)
第六卷(1029b—1029c)
第六卷(1029d)
第六卷(1029e—1031)
第六卷(1032—1035)
第六卷(1036—1041)
第六卷(1042—1043)
《新耶路撒冷教义》全文下载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信仰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最后的审判》目录
《最后的审判》全文下载
 
首页 | 著作简介 | 主要著作 | 四部福音书注解 | 研究文集 | 要理问答 | 生平经历 | 音频资料 | 视频资料 | 我要留言 |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