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详细内容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详细内容

创世记(1581—1590)

发布时间:2020-10-17  阅读:1416次
 

1581.“请你与我分离”表示良善不可能出现,除非不一致的东西化为乌有。这从刚才的阐述清楚可知,即:内在人希望外在人中与内在人不一致的东西把自己分离出去。因为在它被分离出去之前,不断从内在人,确切地说,从主经由内在人流入的良善无法出现。至于这种分离,要知道,这不是分离,而是销声匿迹,或静止。除了主以外,对所有人来说,外在人中的邪恶都无法被分离出去,因为一旦一个人获得某种东西,它就会保留下来。只是当静止下来时,它似乎被分离出去,逐渐消失了,因为当静止下来时,它似乎化为乌有,不复存在了。此外,唯独主使它静止下来,以至于似乎化为乌有。当它如此静止下来时,良善才第一次从主流入,并影响或驱动外在人。这就是天使的状态;他们只知道邪恶已经与他们分离;而事实上,这纯粹是对邪恶的一种抑制,因而是一种静止,以致它似乎化为乌有,不复存在。所以,这是一种表象,天使在反思这个问题时,也认识到这一点。

1582.“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表示分离,这从“右”和“左”的含义清楚可知。右和左是纯粹相对的术语,因为它们都不是一个确定的区域或确定的地方。这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东和西,南和北既可在右,也可在左,这取决于人所面对的方向。地方也是如此。迦南地既不能说在右,也不能说在左,除非是相对地。主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右和左取决于此。因此,代表主的亚伯兰无论朝这个方向走还是那个方向走,这个代表都与他同行。地同样如此,无论亚伯兰在迦南地,还是在其它地方。这就像是坐在席上的一个最高贵的人,他坐在哪个位置,哪个位置就是首位,或说最高和最重要的位置,其它地方则分列在它的右边和左边。因此,“向右或向左”是提供选择的一种形式,以此表示分离。

1583.创世记13:10.罗得举目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都得到很好的灌溉,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你到琐珥时的埃及地。

“罗得举目”表示外在人被内在人光照;“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表示外在人中的良善和真理;“都得到很好的灌溉”表示它们能在那里生长;“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表示在外在人被对邪恶的欲望和虚假的说服毁灭之前;“如同耶和华的园子”表示外在人的理性事物或理性概念;“也像你到琐珥时的埃及地”表示从对良善的情感中获得的记忆知识或事实。这些话表示,当外在人与内在人结合时,主见证了祂最美丽的外在人。

1584.“罗得举目”表示外在人被内在人光照。这从“举目”的含义清楚可知,“举目”就是看见,在内义上是指感知。“举目”在此表示被光照,因为它论及罗得或外在人;外在人感知到自己的性质之时,就是与内在人结合之时;换句话说,外在人最美丽的时候,就是它被内在人光照的时候。它正在经历此处所论述的神性异象。毫无疑问,当主还是个孩子时,就其外在人而言,祂经常拥有这种神性异象,或神性视觉,因为唯独祂要将外在人与内在人结合起来。外在人是祂的人性或人身本质,而内在人是祂的神性本质。

1585.“看见约旦河的全平原”表示外在人中的良善和真理,这从“平原”和“约旦河”的含义清楚可知。从内义上说,“约旦河的平原”表示在其一切良善和真理方面的外在人。约旦河的平原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约旦河是迦南地的边界。如前面所阐述和说明的(1, 566-567, 585, 620, 662, 1413, 1437, 1441节),“迦南地”表示主的国度和教会,事实上表示其属天和属灵事物;这也解释了为何它被称为圣地和天上的迦南。它因表示主的国度和教会,故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自己,主是祂的国度和教会全部中的全部。

因此,迦南地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代表性。在那地正中间,或最中心的部分代表主的内在人,如锡安山和耶路撒冷,前者代表属天事物,后者代表属灵事物。离中心较远的地区代表离内在事物较远的事物。最远的地区,也就是边界,代表外在人。迦南有许多边界;总的来说,它们是两条河,即幼发拉底河和约旦河(译注:约旦河形成迦南地的东部边界,幼发拉底河形成北部边界),和一个海(译注:即地中海,它形成迦南地的西部边界)。因此,幼发拉底河和约旦河代表外在事物。所以,此处“约旦河的平原”如它所代表的,表示外在人中的一切事物。当论及主在天上的国度,或主在地上的教会,又或这个国度或教会的成员,抑或抽象地论及爱的属天事物等等时,迦南地的含义也一样。

这就是为何迦南地的几乎所有城市,甚至所有大山、小山、山谷、河流和其它事物都具有代表性。幼发拉底河因是边界,故代表属于外在人的感官印象和知识或事实,如前所示(120节)。约旦河和约旦河平原也是如此,这一点从以下经文可以看出来。诗篇:

我的神啊,我的灵魂在我里面俯伏;所以我从约旦地、从黑门岭、从米萨山记念你。(诗篇42:6)

此处“约旦地”表示某种卑微的东西,因而表示某种远离属天品质,如同人的外在远离他的内在那样的东西。

当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时,他们穿过约旦河,过河的时候,河就分开了。这也代表通过外在人进入内在人,以及一个人进入主的国度,等等(参看约书亚记3:13-17; 4:1-9)。由于外在人不断与内在人争战,并试图掌控它,所以约旦河的夸耀,傲慢或膨胀的骄傲成了先知们的标准用语。如耶利米书:

你怎能与马赛跑呢?你在平安之地,虽然自信满满,在约旦河膨胀的骄傲中要怎样行呢?(耶利米书12:5)

“约旦河膨胀的骄傲”表示属于外在人的事物,它们上涨,想要支配内在人,如推理(推理就是此处的“马”)和来自它们的自信满满所行的。

同一先知书:

以东必成为一片荒凉;看哪,他必像狮子从约旦河的傲慢中上来攻击伊坦(Ethan)的居所。(耶利米书49:17, 19)

“约旦河的傲慢”表示反对内在人的良善和真理的外在人上涨的骄傲。撒迦利亚书:

杉树啊,哀号吧,因为香柏树已经倒下,壮丽的树已经荒废。巴珊的橡树啊,哀号吧,因为防护的森林倒下来了。有牧人哀号的声音,因他们的壮丽荒废了;有少壮狮子咆哮的声音,因约旦河的骄傲荒废了。(撒迦利亚书11:2-3)

约旦河是迦南地的边界,这一事实从民数记(34:12)清楚看出来;它还是犹大地的东部边界(参看约书亚记15:5)。

1586.“都得到很好的灌溉”表示它们,也就是说,良善和真理能在那里生长。这从“灌溉”的含义清楚可知(对此,参看108节)。

1587.“在耶和华未灭所多玛、蛾摩拉以先”表示在外在人被对邪恶的欲望和虚假的说服毁灭之前。这从“所多玛”和“蛾摩拉”的含义清楚可知:“所多玛”是指对邪恶的欲望,“蛾摩拉”是指虚假的说服。事实上,正是这两者毁灭了外在人,使它与内在人分离;也正是这两者毁灭了大洪水之前的上古教会。对邪恶的欲望属于意愿,虚假的说服属于理解力。当这两者掌权时,整个外在人就都被毁灭;一旦被毁灭,它也会与内在人分离。不是灵魂或灵与肉体分离,而是良善和真理与人的灵魂或灵分离,以至于只能从远处流入。关于这种流注,蒙主的神性怜悯,我将在别处予以论述。由于在人类当中,外在人被如此毁灭,并且它与内在人,也就是良善和真理的联系被打破,所以主才降世,以便将外在人与内在人,也就是将人性或人身本质与神性本质结合并合一。此处描述的是当与内在人结合时,外在人的性质,也就是说,它“如同耶和华的园子,也像你到琐珥时的埃及地”。

1588.“如同耶和华的园子”表示外在人的理性事物或理性概念。这从“耶和华的园子”的含义清楚可知,“耶和华的园子”是指聪明(参看100节),因而是指理性层,理性层是内在人与外在人之间的媒介。理性层是外在人的聪明。当理性层是属天的,也就是来自一个属天源头时,经上就说“耶和华的园子”,如上古教会的情形。论到它,以赛亚书是这样说的:

耶和华要安慰锡安,安慰她所有的荒场,使她的旷野像伊甸,使她的荒漠像耶和华的园子。其中必有欢喜和快乐,称谢和歌唱声。(以赛亚书51:3)

然而,当理性层是属灵的,也就是来自一个属灵源头时,经上就说“神的园”,如古教会的情形。论到它,以西结书是这样说的:

你智慧充足,全然美丽,曾在伊甸神的园中。(以西结书28:12-13)

人的理性层由于出现在天堂的园子的代表而好比一个园子;当某种属天-属灵之物从主流入或作用于人的理性层时,它只显现为一个园子。事实上,它甚至呈现出郁郁葱葱的天堂乐园的景象,其壮观和美丽超出人类头脑所能想象的一切。这是来自主的属天-属灵之光的流注产生的效果(1042, 1043节)。触动观者内心的,并不是这些园子的可爱和美丽,而是活在它们里面的属天-属灵元素。

1589.“也像你到琐珥时的埃及地”表示从对良善的情感中获得的记忆知识或事实。这从“埃及”和“琐珥”的含义清楚可知:“埃及”(参看1164,1165节;1462节用于正面意义)是指记忆知识(1462节);“琐珥”是指对良善的情感。琐珥是距离所多玛不远的一座城市,当天使把罗得从所多玛的大火中救出来时,罗得也逃到这城(如创世记19:20, 22, 30所描述的)。此外,其它地方也提到过琐珥(创世记 14:2, 8; 申命记34:3; 以赛亚书15:5; 耶利米书48:34),在所有这些地方,它都表示一种情感。它因表示对良善的情感,故在反面意义上(反面意义是常见的情形)也表示对邪恶的情感。

外在人有三个组成部分,即:理性部分、记忆知识或事实部分和外在感官或肉体感官部分。理性部分更为内在,记忆知识或事实部分更为外在,外在感官或肉体感官部分是最外在的。内在人正是通过理性部分与外在人结合的;理性部分如何,该结合就如何,或说该结合的性质取决于理性部分的性质。此处的外在感官或肉体感官部分是指视觉和听觉。但理性部分本身毫无价值,除非情感流入其中,将其激活,给它带来生命。由此可知,理性部分的品质反映了情感的品质,或说理性部分从情感中获得自己的品质。当对良善的情感流入理性心智时,它在理性部分就会转化为对真理的情感。当对邪恶的情感流入时,情况正好相反。由于记忆知识或事实部分受理性部分支配,并为它的功用充当一个工具,所以可推知,情感也流入或作用于记忆知识或事实部分,并以某种秩序排列它。外在人中只有情感拥有生命。其原因在于,对良善的情感从属天层面,也就是从属天之爱降下来;属天层面,也就是属天之爱将生命赋予它所流入的一切,甚至赋予对邪恶的情感,也就是恶欲。

实际上,爱之良善不断从主通过内在人流入外在人;但处于对邪恶的情感,也就是处于恶欲的人败坏这良善;而带给它的生命却仍保留。为理解这一点,可以通过对比看看接受光线的物体。有些物体会以最美丽的方式接受这些光线,并将它们转换为最美丽的色彩,如钻石、红宝石、风信子石、蓝宝石和其它宝石。而其它物体却不以这种方式接受它们,反而将它们转换为最丑陋的颜色。这一点也可从人们的不同秉性看出来;有些人张开双臂,用尽一切情感从别人那里接受良善,而有些人却将它们转变为邪恶。这一切表明,当理性心智“如同耶和华的园子”时,从对良善的情感所获得的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这知识由“到琐珥时的埃及地”来表示),是什么样。

1590.这些话表示,当外在人与内在人结合时,主见证了祂最美丽的外在人。这从内义清楚看出来,就内义而言,主的内在人由“亚伯兰”来代表,祂的外在人由“罗得”来代表。要描述当与内在人结合时,外在人何等美丽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美丽并不存在于任何人身上,唯独存在于主身上;凡存在于世人和天使身上的美丽都来自主。它的性质可从主的外在人呈现在天堂的形像在某种很小的程度上看出来(参看553, 1530节)。三层天堂就是主的外在人的形像;然而,无论以哪种方式都不可能把它们美丽的性质描述得让任何人都能理解。正如主里面的一切都是无限的,天堂里面的一切也是无穷无尽的。天堂的无穷无尽正是主之无限的一个形像。

上一篇:创世记(1564—1572)

下一篇:创世记(1603—1610)

  栏目导航  
86—93节
73—85节
65—72节
57—64节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二十五...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二十五...
52—56节
《新耶路撒冷教义》全文下载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信仰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圣经篇
新耶路撒冷教义之生活篇
《最后的审判》目录
《最后的审判》全文下载
 
首页 | 著作简介 | 主要著作 | 四部福音书注解 | 研究文集 | 要理问答 | 生平经历 | 音频资料 | 视频资料 | 我要留言 | 联系我们
 
联系人:一滴水 联系方式:13563498755  微信号:ljh13563498755  电子邮件:ljh13563498755@163.com
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版权所有 © 2010-2020 All Rights Reserved.